第17章同窗张啓找茬
今天的吃食准备得格外充足,还有新品卤鸡蛋,楚澜心里琢磨着,若是还守着原来的位置,可能错过了更多潜在的顾客,毕竟小本生意还得靠走量为主。于是,他早早推着板车去了集市守卫处,花了五文钱摊位费,将摊子摆到了一处更加热闹的路口。
那路口是集市的主道之一,虽然不是正中心的位置,也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仅有赶早市的居民,还有来采买年货的富家人和进城做买卖的商贩。
楚澜将摊子安置在路口一侧,避开了正对着阳光的方向,既方便路人停下来,又不影响旁边摊贩的生意。摆好摊後,他特意在摊子前挂上了手写的招牌用浆糊粘在一根长长的细木棍上,木棍则插在炉子旁,上面写着:“软糯汤圆,甜香卤蛋。”字虽不算精致,却端端正正,透着一股诚恳的气质。
楚泽在一旁用稚嫩的声音吆喝着:“软糯香甜的汤圆,刚出锅的卤蛋,快来尝尝咯!”清脆的童声穿过人群,引得不少路人驻足。果然楚澜的新品一经推出,立刻吸引了许多顾客。卤鸡蛋色泽诱人,香气四溢,搭配着旁边锅里热乎翻滚的汤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不少人一边吃一边称赞,连忙招呼同伴亲友过来尝尝鲜。楚澜一边忙着舀汤圆,一边耐心回答客人的询问,摊位前渐渐排起了小小的队伍。
这个新位置果然热闹,楚澜心中暗自满意。换个好位置虽多花了五文钱,但只要生意红火,增加一点成本能带来更大的利润,起码卖得快一些,早点卖完回家,也能让弟弟和刘叔少受冻。
正当楚澜忙得不可开交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哟,这不是楚澜吗?你这……是在卖吃食?”声音带着刻意的惊讶,随之而来的还有几声窃笑。
楚澜擡头一看,来人正是昔日的同窗张啓。他穿着簇新的绸缎袍子,手中摇着一柄纸扇,身後跟着几个同样衣着华贵的年轻人。他们站在摊位前,目光带着打量和不屑。
“没想到你也有今天。”张啓摇了摇头,似笑非笑,“堂堂学堂的秀才,如今竟沦落到街边卖汤圆和卤蛋,真是可惜了当初的才学。”
楚泽正站在一旁帮忙,听到这话,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忍不住回嘴道:“我们卖汤圆怎麽了?我哥哥没做错事,凭自己的本事赚钱,有什麽不对!”
张啓斜了他一眼,冷笑道:“小孩子懂什麽?你哥哥这样的,早就没了前途,挣这点小钱能翻什麽身?还是早早找个主家伺候人吧。”
楚泽听得眼圈一红,嘴唇动了动,最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死死地瞪着张啓,眼泪却不争气地滚了下来。
楚澜放下手中的汤勺,拍了拍楚泽的肩膀,语气依旧平静:“小泽,别生气。他说的不过是他的看法,不用放在心上。”
“可哥哥……”楚泽咬着牙,满脸委屈。
楚澜弯下腰,用手轻轻替弟弟擦去泪水,柔声道:“咱们做事,问心无愧就好。他爱怎麽说是他的自由,我们只管把自己的事做好,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刘叔随手往炉子里塞了一根木柴,走上前来,脸色沉了下来:“这位公子,这买卖是小澜凭手艺挣来的,没偷没抢,你说这风凉话,是瞧不起咱劳动的人了?你再有钱,也得吃饭吧?没准今天你嘴里那口米,也是别人挑着箩筐送来的!”
张啓一愣,没想到一看就是做苦力的刘叔会当场驳他,但他瞧不起的表情却没收敛:“呵,你是他爹啊?你家楚澜不念书了跑来卖什麽汤圆,辜负了学院师长的期待,有辱斯文,难道我说得有什麽不对吗?”
正当张啓想再开口时,一个正在吃汤圆的顾客放下碗,皱眉说道:“这位公子,这话就不对了。楚小哥的汤圆可不是一般的好吃,我们来吃是因为喜欢,不是什麽斯文不斯文的事。你若不愿吃,大可转身走人,何必刁难呢?”
“就是!楚小哥为人和气,东西也做得好,读书就比卖吃食高贵吗?我看你也没读好,还敢看不起卖吃食的!”另一个顾客附和道。
摊位前排队的人也都点头称是,甚至有人义愤填膺地说道:“一个大老爷们,欺负做小本生意的有意思吗?要是没别的事儿,赶紧让开,别耽误我们买汤圆!”
张啓被一群人当衆数落,脸色有些难堪,但还强撑着说道:“我只是随口说说,既然大家这麽说,还真让我好奇了,给我来一碗尝尝看,我倒要看这汤圆是不是吹得那麽神。”
楚澜看了他一眼,淡然地说道:“张公子要吃,自然欢迎。碗勺自取,八文钱一碗。”
张啓冷笑了一声,随手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扔到摊子上,语气带着几分轻慢:“给我来一碗你那个什麽汤圆。”
楚澜听出他语气里的轻蔑,却并未动怒,只是耐心问道:“客官,您想吃什麽馅儿的?我们这里有红豆丶芝麻丶花生丶枣泥和山楂馅儿,您挑一个。”
张啓站在摊前,眼神在锅里的汤圆和楚澜身上来回打量。他故意拖长了声音,似笑非笑地说道:“芝麻的吧……嗯,再来点枣泥的。花生的也可以,山楂的也试试吧。”
楚澜微微点头,依旧不急不躁,“好,那我给您每样盛几个,您稍等。”他说着利索地从锅里捞出几颗不同馅儿的汤圆,小心地舀上热汤,放入一只干净的碗中,递给张啓,“汤圆有些烫,您慢用。”
张啓舀起一颗芝麻馅儿的汤圆,缓缓咬下一口。汤圆软糯的外皮刚入口便化开,芝麻馅儿顺着舌尖滑过,香甜而不腻,混合着微微的糖油气息,瞬间刺激了他的味蕾。张啓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惊讶,但他很快将表情掩饰得滴水不漏,抿着嘴装作若无其事地嚼了几下。
“嗯……”他故意发出一声模棱两可的哼声,放下勺子,用手帕擦了擦嘴角,似乎是在细细品味,但实际上是在思索如何挑出毛病。
“这汤圆外皮倒是够糯,”张啓放下勺子,冷不丁地说道,“不过这馅儿是不是太甜了点?”
楚澜听了,依旧微笑着答道:“客官,这芝麻馅儿是我们自己炒制後加了点糖调味的,如果您觉得偏甜,可以试试山楂馅儿的,酸甜开胃,或许更符合您的口味。”
张啓微微一愣,又舀起一颗山楂馅儿的汤圆放入口中。山楂馅儿独特的酸甜味让他的眼神瞬间亮了一下,他甚至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想吃下一颗的冲动。但他很快压下心中的异样,故意皱了皱眉,把勺子重重放在碗边,“山楂味是还行,可汤水里味道是不是有点怪?这醪糟一股酒味儿。”
楚澜依然面色如常,微微颔首,“感谢您的指点,这醪糟甜汤是我们家的特色,客人们都很喜欢,如果您觉得吃着不对,我们会努力改进。”
张啓心里越发堵得慌,心道这小子竟然毫不恼火?他又吃了一颗花生馅儿的,酥脆香甜的口感让他差点脱口而出一句“真好吃”。可一想到楚澜从前在书院备受先生赞赏,而自己总是被拿来和他作对比,他硬生生咽下了所有的夸赞,继续绷着脸,刻意端起一副不满的样子,斜眼看向楚澜。
同行的几名书生也坐下,每人要了一碗。他们吃了几口後,其中一个忍不住赞叹道:“这汤圆果然软糯香甜,馅料也不腻,实在是一绝。张兄,没想到楚兄在研究吃食这方面也有这样的才华。”
张啓听了顿时火大,恶狠狠地瞪了那书生一眼,低声骂道:“他不过是个卖汤圆的,你倒真把他当回事了?小心以後连席间都没你的位置!”
那书生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道:“张兄,这汤圆确实不错,咱们读书人讲求公道,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张啓气得放下碗,冷冷说道:“他一个落魄之人,做这些也就讨生活罢了。楚澜,既然你甘愿堕落至此,那就继续吧,别说什麽读书人的事儿,你也不配了!”他扔下这句话,气冲冲地离开了。
style="display:block;text-alig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t="ca-pub-7967022626559531"
data-ad-slot="882422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