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後百花杀
手下来报:“娘娘,徐林的死讯已经快马传入都城了。”
“朝中情势如何?”
其实不问也知道。
但听手下内侍回答:“多数大臣上奏,正以办事不力为由弹劾赵景之赵大人,我们的人辩驳无力,而御史大夫凌大人等。。。。。。似乎只持观望态度。”
大难临头各自飞,此事总要有人出来承担,正常人都怕惹一身骚,何况那些老狐狸?
挥挥手,内侍退下,清窈继续拈花逗猫。
开设采选,宫中注定热闹非凡,各世家豪族更是卯足劲往宫中塞人。
能送入宫的姑娘皆是各有各的神通,各有各的派头,但目的有且唯有一个,便是王君的恩宠。
说起这事,实则王君戎祎是最高兴的,近来沧泉阙那二位将他养得刁钻,床第之欢的兴致较之往日也更浓郁一些,时不时都要琢磨一些新花样。
一来清窈懒得应付他,二来可与王君心中可得一个贤良的名头,便以无所出为由提出采选。
戎祎起先还推拒,再後来提起沧泉阙二位的封号便也不装了。一位封为左美人,一位封右美人,正好顶了廖贞媛的位置。
初秋了,蝉鸣渐渐松弛,元春殿也跟着寂寥了。
或许是春困秋乏的缘故,宫人们懒洋洋打扫卫生,连不远处,枝头上代表绿意盎然的最後一瓣残叶都飘落平静的池面,悠悠打着圈,好似一片祥和安然。
这日,没头没脑的,清窈吩咐苕华将後殿一直搁置着的一尊玉佛请去天音寺吃香火。
近来各宫是越发不把元春殿放在眼里了,采选原本是安置人手的大好时机,偏偏这活娘娘还刻意让给了葳蕤宫去,加上王後之位未曾恢复,竟致偌大後宫无一前来跪拜中宫。
如今更大有一副要吃斋念佛的架势,苕华不懂。
清窈却反过来宽慰她:“你不晓得本宫近来心悸,恐气运差得紧,去年时便是如此,吃一堑长一智,今年还是拜一拜吧~”
说着,就又静坐鱼台上,出神了。
娘娘的吩咐不容置喙,苕华深知其中必有蹊跷,未敢多言,转身便出了宫。
正是这一去,祸事自动上门了。
後宫中的那些手段,无非都是为了帝王的宠爱准备的,争风吃醋乃家常便饭,这些入宫多年的苕华早便知道了,所以一般不与人主动争执,除非旁人惹上门来。
而这次却是切切实实的被人招惹了。。。。。。
两名内侍擡着玉佛走在前头,苕华跟在後头,正经过後花园,巧遇左右美人赏菊放鸢。
二位美人一个淡雅清新,一个活泼轻灵,一静一动,于旁人眼里倒是个妙景。
唯苕华见了,避之唯恐不及,连忙催促内侍快些走,未承想,反而吸引了多馀的注意,喝声即刻传来,不得已只能转身拜见。
“这是要去哪儿啊?”
说话的是左美人,生的冰肌玉骨,白皙的脸颊嫩得好似剥皮的煮蛋,吹弹可破,怨不得王君爱不释手的喜欢。
苕华不懂,这算哪门子的攀谈?她是王後娘娘的人,自然是替王後办事,如何还要同後宫妃嫔禀报不成?
不过既明知对方寻事,也不好主动挑火,免得娘娘麻烦,于是苕华还是恭敬的回了话。
“祈念国泰平安,永享昌裕,王後娘娘特奉玉佛一尊受天音寺香火。。。。。。”
话音还未曾落地,只听背後“哎呀”一声,随即便是什麽东西被打碎的声音传来,苕华忙转头去看,就见玉佛已然落在了地上,成了七零八落的碎块。
而正在放纸鸢的右美人不知何时已和擡玉佛的其中一位内侍双双撞翻倒地。
揉动着纤细的腰肢,美人哼哼叽叽不肯从地上起来,满脸的委屈,丝毫不顾忌已损的玉佛,只不停扬言要杀了那不长眼的内侍。
小内侍则低着头龟缩一旁,身躯颤抖如筛。
他深知这宫中没有谁会追究主子的过错,所以尽管知道明明是右美人自己冲过来摔倒他身上,为保家人平安,依旧不敢明言分辨。
左美人一双漂亮的桃花眼微光明亮,好似含着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嘴上的话却是不饶人的怒火:“不长眼的东西!撞倒美人不说,还敢毁了王後娘娘的玉佛!如此不小心,何堪大用?来人呐~”
说着就要将眼前的内侍处理了,真是好大一口无妄锅!
同王後处得久了,苕华也学会一些四两拨千斤的法子,立刻便阻了对方的话头。
“夫人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