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下阶自折樱桃花 > 192 大结局一 ◇(第3页)

192 大结局一 ◇(第3页)

褚策给孩子取名字,一纸飞白遒劲,亲笔写着:褚令华,褚令姿,又隆重请封两个女孩作郡主。这一落地的女娃就受封,近百年从皇室到诸侯家,受这待遇的只有夏侯如月一人。

何萱便试出深浅,褚策重视两个女儿的程度,可比当年景帝宠爱如月。立即变了热脸,满月後即下懿旨,要明玉带孩子进宫觐见。

一见了,就抱着撒不了手。当真是一双揪心惹人爱的孩儿。褪去初生婴儿的红气,圆墩墩,白糯糯,黑亮的大眼睛,一逗就笑,吐出粉嫩的小舌尖,花蕊一般。

“就是这小模样细看着不大像你。”何萱亲手给孩子戴上金莲纹长命锁,细端详说。

“是。”明玉谢恩。何萱赐了孩子长命锁,金手镯,赏不算厚,可对一贯抠搜的何萱已是大方。“初看着还像我,哪晓得就一个月多,一天一个变,现在已只像她爹,像褚家的人了。”

何萱点头笑,瞧着明玉看孩子的眼神,爱意浓得化不开,心中如意算盘便叮当响——

这笔交易合算,如今还添了双生花,以这两夫妻巴巴馋孩子的模样,只要抓住这双生花,就抓住了柳家的钱袋子,褚家的刀把子,她这太皇太後,万事不愁了。

她确也是这麽做的。八月,两湖水灾,本该由国库出钱粮赈灾,何萱却称国库空虚,要何廖柳及在朝官员捐款,何廖做做样子就过去了,唯明玉老实,真金白银捐了出去,又在云城调谷米百车,救两湖生灵。

十月,琅州内乱,尹氏十馀兄弟相残,六公主驸马,也就是尹清的父亲死于暗杀。六公主连番上表求援,何萱迟疑不决。不因别的,就是惜她何家的兵马,何家的钱。毕竟军队动起来,银子哗哗地淌,只为救那丧夫的六公主,着实不划算。便拟了一道旨,让褚策代王师解六公主之围。褚策应了,两个月後,琅州大捷。

明玉暗笑何老妇人短视贪利,正如上京官场之风。都以为这不战而胜,省下一大笔军费。却不知,养兵如养狗,需常跑动,锋锐自从磨砺出,废弛则必生贪惰。这都是褚策往日教与明玉的,而褚策在琅州的行事,明玉也心知肚明——

和在并州一样,代王师占据後,扶植自己势力,面上推举尹九叔为州牧,实际上培植尹清接手。表哥尹清原是个草包,自丧父後,心性大变,再不是那心宽体胖的纨绔儿郎,恨几位叔伯恨得要死,在琅州搅风弄云,暗中投靠替他报父仇,护他母亲弟妹的褚三哥。

只何萱这摄政太皇太後做得舒坦。借好风好力,赚他个盆满钵满,也勉强混个海晏河清。第二年寿辰,她新修夏宫大摆寿宴,也差不多是这时,明玉孝期满了一年,不必再深居简出,可着彩衣聚会游宴。

上京风流,明玉的出现又比新建的夏宫更耀眼。

她是无意吸引任何人,青春少妇,天性愉悦,找自己的乐子,打发无聊时光。跟着她一生贪耍的姨妈夏侯宝纯,打马球,游船,骑射,弹琴,诵书,赏园,筵饮。。。

可全上京贵胄的目光都随着她游走,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又都不约而同回想起,当年秦贵妃丶柳姝城以及长公主惊艳全城的盛况。

但柳明玉与她们又不一样,贵人们细细品位,达成共识——

她兼具柳姝城的容貌,秦桑萝的情态,长公主的生机。除此以外,她似又多一份自在,一点神秘,美似山鬼,从溟溟风雨中走来。

你知道她捉摸不透,身後隐有血和刀的味道,你知道她经历复杂,早已是别人的女人和母亲,你知道娇媚又冷漠,爱上她注定是痛苦的,危险的,前途渺茫的,永无宁日的,却还忍不住沉迷,在她周围流连,以获得她的青睐,得到她哪怕一天为傲。

这样想的人很多,一时间凡明玉在的场合,都乌泱泱跟着一群男女。但大部分人都有自知之明,晓得江北那位的厉害,心猿意马一阵就罢。只有两个人,情意真切,身份也特殊,希冀有些实际的发展。其中一个就是何康。

何康第二次见明玉,正是在夏宫寿宴上。她褪去素服和怀孕的臃肿,穿红绡大袖水纹裙绕织金披帛,灵蛇髻上缠金丝石榴石滴珠额坠,盈盈入殿中祝寿。

月华之下,灯影之中,她飘逸华贵,似一朵夜游的牡丹,衬得其他粉黛都失去颜色。

霎时,何康英雄气短。宴中借机与明玉敬酒,凑近低声问:“康与娘子幼时好似见过?”明玉认真想了一会儿,摇头笑:“是麽?我似不记得了。”

她神情温柔天然,没有半星假态,实则是这殿中矫揉造作第一人。故意话不说死,由得何康去猜。何康受得鼓舞,愈发殷勤,一夜里说了许多个可能的相遇,又似都不对,自罚数杯。

喝得醺醺然回家,却睡不着,反复回味这半截良夜的妙趣,从此神魂颠倒。後来明玉在哪里游玩,他只要有空就会赶过去。也不图别的,帮忙挡挡酒,提着裙子陪她跳舞,听她说几句笑话就很好。

他原还想教明玉骑射武功,却发现她这几样都俊。便不再多提这茬——

褚三的女人,身手能不俊吗?怕是以前从早到晚抱着教。何康一想到那画面,浑身不自在,一肚子肝火。

但他那飞醋吃得有些远了,很快,近处又冒出一桩韵事。另一个不惧褚策,想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人登场了:丞相廖昱。

廖昱五十多岁,论年纪可说是老牛妄想吃嫩草。但权高位重的男人,从不觉得自己老,反而自傲——

他从前倾慕如月,如今爱上如月的女儿,是一种长情的延续,一桩风雅的缠绵!

他也是在夏宫寿宴初见明玉,不同于何康後生冲动,廖昱老成丶体贴得紧,精心安排了一次巧遇,就在长公主府。

如月生前有座敕造长公主府。薨殁一年後,皇令将敕造匾额收回,府邸留给了明玉。明玉忙完家中事,一双孩子交给了嫣然照顾,腾出手来料理母亲私宅。那宅子广袤,明玉偶与宝纯姨妈过去小住丶开宴,算是暖暖房,不叫府邸荒凉没了人气。

长公生前擅画,府中专修一座阁子名为妙笔生花,收尽她生前画作。明玉不要旁人碰,亲自整理。她也不急,一次理一点,意在缅怀母亲。

回看她们母女一生,相亲却不相知,也就只能靠着这隔空的追忆,好多懂得长公主一些,这是她的孝道。

这极有用,明玉按年月理着画卷,渐渐知悉长公主多年的变化,知道她爱的,憎恨的,怀念的,惋惜的。有一回,在一箱年久的画卷最下方,寻到一只楠木盒子,里头卷轴打开,好一片苍山绿原,原上一位英武的红袍郎君,骑赤色骏马,烈火一般奔腾。

卷尾未有一字,明玉猜这画的定是单超。再细看他模样,果是俊朗飞扬。长公主画的时候带着爱意,画笔便传神。

这大约是世上仅存的晋王画像,明玉仔细收好,准备日後交给穆云山。

她来的次数多了,廖昱也就摸清楚她的规律。一个秋日午後,廖昱也去长公主府缅怀如月。院外西边有一片红枫林,廖昱抚琴追念。又喝了几杯酒,在院墙外题诗。

门房出来赶,不想竟是冒犯丞相,连忙跪下磕头。丞相风度翩然,肚量宽大,不予怪罪,只说想进门讨杯茶喝。这就如愿见到了明玉。

这秋日清新,明玉穿着时兴的一字肩绿缎长裙,青丝挽成云鬟低髻,带相爷赏画,与相爷下棋,行走时腕间环佩叮当,回首时腰後宫縧轻荡。。。

要不说独居的少妇醉人呢。无论怎麽身正,总会不经意散发出已经人事的润泽,和几分独守空闺慵懒寂寞。

廖昱阅历深,品尝出来,便禁不住心痒,肠子挠:这小娘子,千变万化,好有味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