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也顾不上丞相尊威,辈分之差。面上寻机与明玉相遇,心下已如老房子着火,呼呼啦啦燃得响烈。从前不去的酒宴都去参加,弄得外头都传,相爷可比从前好请了。得了什麽珍奇墨宝,就差人往柳府丶长公主府送,一个月的礼累下来库房都装不下。
他又比何康老成,不拿感情当儿戏,对于与明玉的未来,有一番清晰的规划:
明玉与褚策早已分居两地,那婚姻名存实亡。褚三舍得叫这年轻撩人的老婆独居上京,就勿怪旁人眼馋撬墙角。眼下夫妻二人的关系,说穿了就看明玉态度,若是她移情别恋要离婚,他廖昱用尽手段定能将此事办成。到时婚姻一解,孩子送回江北,索性与允阳那群乡下人断了联系,安心在上京做丞相夫人。岂不美哉?
这是他一厢情愿的心里话,未寻到机会与明玉说。明玉不曾爱上他,胡乱说了恐唐突佳人,那感情之事,仍需慢慢培养。。。
廖昱是有风度的,却忘了色字头上一把刀。琢磨着如何捕获明玉芳心的时候,未察觉有人已匍匐身後,预备伺机给他一刀。
便是以何萱为首的何家。
明玉知道这计划,何康亲口追来告诉她。
立冬那日,宝纯姨妈办烤鹿宴,开陈年佳酿,邀太学俊秀学士几人饮酒作诗。宝纯向来贪爱漂亮男子,借着鹿宴想交个新鲜的陪伴。她一向对明玉不错,叫上她来散散心。
哪晓得明玉前脚一到,後脚何康就跟来,宝纯与如月一样,素不喜何家人,暗中冷笑:不知算是哪根葱,跟得这麽紧,等人家夫主来,不打断他狗腿才怪。
但面上还得笑脸招待。毕竟这何康是大将军何诚四子,何诚无正妻,儿子里头就属何康出类拔萃,是已定的接班人。
他年纪二十五六岁,肤暗而英俊,有妾无妻,风头无两,可谓上京闺秀们盼嫁的对象。却一头栽进明玉的旋涡里,对她生出真感情。这日为明玉而来,一个人喝闷酒,满腹心事。几轮下去,便有了醉意。
明玉看他似有话说,邀他移步去观石廊散酒,两端竹帘放下,他忽地把明玉抵在石柱边,借着酒劲儿,三分委屈七分挑衅道:“你的老情郎廖昱,死期快到了!”
他往明玉眼里看,看她有什麽神情,她如果有一分哀色,他就会嫉妒死。可见她神情淡淡,既不惊诧,也无忧惧。只点头,挣开他的手,卷起竹帘。
“我知道了,但廖昱不是我的情郎。”
何康愕然,未料明玉这般轻描淡写,一时竟兔死狐悲,紧步追上又问:“我虽厌恶廖相,可他待你不薄,你这般狠心,是不是以後我要死,你也这样无动于衷?”
明玉回身,似不懂他在说什麽,一双妙目生烟。
“少将军福寿无极,怎的把死啊活啊挂在嘴边?”
她根本不在乎何廖几人的生死,嘴里只有漂亮话。手指牵了牵他衣袖,和声安慰:
“好了。你今日特来告我此事,想是没把我当外人。可我一妇道人家,说什麽好。这是朝堂大事,本该由你们定,你怎麽说,我听着就是。”
那柔顺之态,叫何康气窒。胸中好些情绪,说散没散,又生出一股怜惜和自责。
是啊,他来唬她气她做什麽?她从没接受廖昱,都是那老东西一头热。且不论外人传她在阳城怎麽妖毒,现在,站在何康面前的,只是一个清纯知进退的少妇,独自在上京安分生活。比那些没斤没两,还尖着嘴妄议政事的女子乖巧得多,识相得多。只被他骂急了,才扯扯他衣袖讨饶。何康登时激起万丈的男子气概:他要保护她。
何康陷于爱情,绝不是明玉对手,杀廖昱一事,他还在争风吃醋,明玉已想着借刀杀人。
何廖究竟谁死,明玉不关心。这场斗争中,她唯一关心的,是龙椅上那痴呆的天子表弟,舅舅的遗孤。
那孩子可怜,从出生起玩偶般受人操控,也不算全不知事,晓得谁待他好,谁待他坏。他依赖曹轩,一碰到明玉就“姐姐,姐姐”地哭。从前明玉还能忍,生了孩子,做了母亲,心愈发软,数个深夜想这里头的事:
这夏侯家的江山与她何干,何廖及文武百官谁又正义?诸侯割据,外戚滥权,丞相结党,都是打着冠冕堂皇的名头,为自家牟利罢了,烂到根里。
而她不是滢川公主,没有挽救王朝的壮心,只见不得他们欺凌弱小,搜刮得没有人性,便打算保护眼前的人,那些真实的,与她有血亲和情谊的人。
何廖两家当初联手,是大利当前,如今利已获,不愿再和对方分。一个羊狠,一个狼贪。这时何家急着先动手,大约是因何诚身体不好,时日无多。
这消息明玉晓得,是楼远道在上京时,阴差阳错被弄去何府把脉。回来对明玉说的原话是,那何大将军,酒色愤懑过度,差不多半年。
估摸太皇太後那边也有技高的太医相告,何萱才要先下手为强,在何诚死前把廖昱干掉。否则何诚一死,剩下她与何康一老一小,恐应付不了廖昱。
好想法!明玉心中击掌,坐山观虎斗。何与廖,死一个算一个,顶好两败俱伤。只是何康——
明玉有点可惜。方才他把她推在廊柱边,明玉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丝褚策的影子。就那丝影子,叫明玉心动,生出了一点异样的感觉。。。
那感觉驱使着。。。她起身与何康去了偏厅,花瓶里捡一支早开的红梅,执在手里起舞。何康会吹笛,以玉笛相和,曲舞回旋,尽是塞外北域胡舞的风情。
明玉以往不跳这种舞,因是在西厥学的,怕褚策看了不高兴,现在一个人,肆无忌惮。一口酒,一支梅,纵情戏乐,跳得尽兴。
初冬的日光有如碎金,落在她额发间,像贴了花黄。何康看着,目光逐渐成痴,索性掷了笛子不吹了,走去明玉身後,虚贴着她。没有笛音,律动慢下来,他跟着她一起轻吟慢摇。
他们第一次隔得这麽近,一层纱般。何康从明玉手中接过酒樽,尝一口,又还给她。
明玉没制止,玉指拈回,转身摘了一朵梅花插他襟前,心里的那条线也在荡啊荡。
作者有话说:
结尾要交待的事比我预想的多
但也没办法了,总要写好嘛~这本不为别的,就为实现愿望,好好写~也非常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陪伴~陪着我任性~~
正文会在端午节里完结~祝大家端午安康~
不要讨厌明姐~她真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