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骤冷◇
而这未过几日便是秋狝。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齐国北人所建,从来尚武,一说“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齐高祖夏侯沁自登基後每年四时出郊,春搜丶夏苗丶秋狝丶冬狩,借田猎整军经武,演狩检阅,示武于天下。褚氏守允阳,按制不得四时游狩,秋狝却还是一年田猎盛事。
而今,到允阳王褚铭一代,因不愿引来猜测,也避免过度扰民,有意缩减田猎规模,只在农闲时率诸褚及近臣到东山围猎,精简随从军队,轻车华羽,驰逐野兽为乐。
但那不言自明的意味还在里边。
褚氏秋狝前後历时五日,地点选在东山,离阳城不远。东山林木葱郁,水草茂盛,群兽聚集,而地势崎岖,于射猎之人的骑射体格又有挑战,也可优选好马。褚铭还特意将比试延至夜里,次日清晨方清点猎物,故外头人称,允阳武将多狡,昼伏夜战。
这正是耀武扬名的好时候,而後的分配赏赐,又都由褚铭亲掌,是以,诸褚及近臣子侄,无不精选良驹,砥砺箭*弩,力求在秋狝有一番豪迈表现。
褚策亦作此想。早早备好了精良装备,又挑韩宁裴恭二人作亲卫随行。一是此二人均年轻有为,数功在身,理应鼓励一番,二是他们俊朗矫健,在此场合多多露脸,也衬得他脸上分外有光。
待抵达东山,一行人稍作歇息,安平便请褚策挑马。褚策看明玉在毡帐中总是操劳,唤她一同去。明玉本是不愿,路上便埋怨起来。
“不过一场狩猎,你骑平常坐骑就好,何必非要新挑一匹?”
褚策笑道:“你有所不知。东山既是猎场,也是王家马场。虽说不大,蓄养的马匹不多,但允阳境内那闻名天下的三大草场,竞相将培育出的名种往这里输送。在这里极易觅得良驹。”
明玉半信半疑,心道他总有许多道理。可到了马厩,见齐齐整整十来排马棚,按类次分得分明。落眼望见写了“丙”字的马棚,里头几匹已是十分不俗。
褚策还未下马,便有一黑衣短须马官前来迎接,深揖後躬身引衆人去了甲字棚,又与褚策细说这些名种出处。
褚策在一匹白马前停了下来。安平一看,会心而笑。这白马着实出衆,甲等中的甲等,身躯雄壮马蹄有力不说,通体雪白,鬃毛银亮,鼻息如雷,正是允阳时下喜好的名种“白光”。
正要唤人牵出来溜一溜,却见那马官满面通红,额头不住冒汗。垂头磕巴道:
“君侯素不喜白马,下官也未曾替君侯留……这白光,今日早些时候,已是让七公子定下了。”
安平略略一滞,无须回头也知此时褚策脸色定是难看。
冤家路窄,那头褚萧为了开弓大典特意挑选了一匹白光,这头褚策陡然转了喜好看上同一匹。
那马官冷汗涔涔,安平能体谅他的难处,却一时不知如何解围。
忽听得明玉声音。“君侯来看,西头这匹黑马我看极好。”
褚策闻声一笑,阔步走了过去,那马官如临大赦,匆匆擦了把汗,紧步跟上对明玉赔笑道:“娘子好眼力。这黑马正是郑国培育出的新种,唤作漆骊。不似允阳马硕大肥壮,脚力却同样强劲不说,又多一份灵动敏捷,擅跳跃,耐力强,性温良坚韧……”
马官依旧低低地说,褚策上前细看,方信他没有诓人。
“先前那薛决云薛姑娘,似是也骑这漆骊。正好了,你二人马都凑一对儿。”
明玉低声笑说,大有调侃嘲笑之意。褚策横她一眼,脸上却是笑的。也未再细究那“白光”一事。
“牵出来走走。”
“是,是。”马官连声应了,转身唤,“樊五,将这漆骊牵出来,让君侯看一看。”
便见一瘦长男子从人堆後方走出。这男子穿着粗布衣裳,身材倒是紧致挺直,乍一看还当是马夫中的美男子,近瞧一张脸蜡黄又苦相。许是见褚策有些胆怯,越往前走越是畏畏缩缩,低头,眯眼,一声不吭牵马出来。
明玉接过缰绳,马夫却是不放。
明玉微微诧异,料想是这马夫对马儿养出些情意,不大舍得。便问道:“这马皮毛亮滑如缎,肌理紧实,养得真好,是你养的吗?”
马夫扯着缰绳,低头不语。
“是,是。”马官瞧出异样,赶忙打圆场,“君侯,娘子恕罪,这樊五生来不会说话,是个哑巴。却是养马一把好手,一批来的漆骊,到他手上才养活了这麽一个,今日君侯牵走,他大约有些不舍,也是行家多老痴,君侯,娘子见谅。”
又转身对樊五喝道:“快,驾上马,走起来给君侯瞧瞧。”
“不必了。”褚策朗声大笑,“我自己试试。”
便套上马具马鞍,飞身跃上,拍一拍那漆骊,大喝一声“走!”而那马儿果然也不认生,长嘶一声便驮着他奔向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