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八十年代新一辈 > 2030(第6页)

2030(第6页)

沙厂长再一次从燕市回来,是在元旦的第三天,当时他跟沈总工一起,向沙厂长汇报工作进展。

沙厂长听说核心部件组建完成,并且在上面做了化学反应实验,得出的数据十分理想,虽然还不能达到预计百分之百提取废水中的氨,但也能达到80%左右,且还有充足时间,研究也还在继续。

秦今朝双手将自己手写的测试报告递给沙厂长,说道:“我们这款产品,不禁可以在大化厂的设备上应有,也可以应用在中小型化肥厂,调整废水利用装置的大小就可以。”

秦今朝给自己的设计正式取名为“废水利用”装置,一听名字就知道能达成怎么样的效果,简单好记。

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想启发沙厂长,这个装置不止可以自己用,可以当成是争取举办会议的资本,也可以提供给其他大中小型的化肥厂,甚至是其他化工厂。

但瞧着沙厂长的目光都落在那张报告上,对自己这句话充耳不闻,略略有些失望。感受到在旁边坐着的沈总工投来的目光,秦今朝转过头去,对他笑了下。

这句话,秦今朝也和沈总工说过,当时沈总工说:“汇报给厂长吧。”

他没有发表意见,但是听懂了秦今朝的意思。心里头感慨,这真是个有长远规划的年轻人,走一步看十步,但想到沙厂长趋于保守的性格,想到梅书记不干什么还好,一干点什么就搅合得满城风雨的作风,想着,还是需得徐徐图之,得提高自己和秦今朝在厂里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行。

他虽是总工,又是负责生产的副厂长,但因着两人擅长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重合,沙厂长又极为关心一线工作,又更广泛的工人基础,导致他其实一直是被压制,被架空的。原本他不在意,沙厂长愿意管,那他就管去,自己乐得清闲,可这会儿才觉出弊端来,自己想要做成些事情太难了,对海州厂的影响力太小了,事事都得沙厂长同意才能成行。

沈总工安抚性地对着秦今朝回以一笑。两人齐齐转回头去,等着看沙厂长的反应。

沙厂长仔细看了两遍后,将那张印着“海州化肥厂”红标头的薄薄纸张小心地叠了两折,本想放在毛背心里面衬衣的口袋里的,想了想,又将信纸展开一折,在笔记本上面压平了些,夹进笔记本中,又将笔记本和旁边放着的钢笔放进公文包中,站起来对秦今朝说:“跟我去趟部里。”

说完这话,他又想到什么,有些遗憾地问:“沈总全程跟进技改小组的工作,应该很了解吧?”

沈总点头:“算是比较了解。”

沙厂长将公文包放到一边,说:“那沈总跟我出差,小秦留下来继续小组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还是以技改小组的工作为重。”

他的命令,沈总工和秦今朝自然都不会拒绝,两人都知道,沙厂长这是终于忍不住了,要去部里汇报了。

是的,当沙厂长听完秦今朝的汇报,还有那些数据后,就再也坐不住了,他非常担心会议地点被提前定下来。现在去部里申请是最佳时机!

“沈总回去收拾下东西,咱们半个……一个小时后出发。”

沈总工连忙答应一声,跟秦今朝点了下头匆忙离开。

剩下秦今朝等着沙厂长的指示,沙厂长的心大概是飞远了,瞅着秦今朝,心不在焉地鼓励他几句,之后说:“这事儿要是办成了,我给你们开个全厂职工参加的表彰会!”

秦今朝:“谢谢厂长!”

沙厂长:“出去忙吧,我往部里打个电话,对了,跟郭亮说一声,让他通知小罗准备车,去家里拿我的行李。”

这次去燕市,第二天就回来了。

秦今朝没有见到沙厂长,但沈总工很快就找他见面了,给他讲述了两人去部里跟王司长见面的情形。

“……王司长对废水利用装置非常感兴趣,详细问了很多专业性问题。对于沙厂长提出,想要让海州厂成为会议举办地的请求,王司长迟疑着,没同意,但也没拒绝,就说要考虑一下,让我们先回来。”

依照着上次去部里,判断出的,王司长的脾气,如果不答应会直接说,犹豫了,就说明这事儿还是有戏的,大概还是需要多方面考虑。

秦今朝自然希望能够争取上,这样这台废水利用装置就可以迅速在化肥行业内推广使用,给他非常大的助力。但如果不能争取到,那他也无所谓,反正技巧小组已经成立,废水利用装置已经基本完成,便是没有达成沙厂长的目的,他也不能因此再将项目停掉。

这个技改小组的成立在职工中备受瞩目,他也是要给广大职工做个交代的,让大家知道,花了这么多人力物力到底干了些什么。

没隔两天,沙厂长又去了燕市,这次,他只带了郭亮,是乘坐火车去的,依旧是头天去,第二天回。秦今朝远远看见他,只觉得脸色阴沉得很。他当时还以为是沙厂长的提议被部里拒绝了,但他一直没有被沙厂长召见,便觉自己猜测错了。

联系着现在减产的现状,秦今朝恍然,沙厂长是去部里化缘去了,但显然,情况不乐观。

对于原料供应减少的情况,一是节流,一是开源。节流就是节能,就是他们即将干成的事儿,至于开源就有些难了,天然气减少供应,肯定是出了什么困难,定点供应单位出了问题,就得将触手往外伸了。

回到小组办公室,秦今朝就开始翻看同学录,同学录上有每位同学的工作单位和通讯地址以。他的同学们除了公派留学生外,都在化工系统上下游单位工作,肯定有了解相关信息的。

他在其中找到两位,分别写信。在挂号和平邮之间选择平邮,倒不是省那几分钱的邮票钱,而是这并不是着急就能解决的事儿,真要发了挂号信,同学们准得以为自己发生了啥十万火急的事儿。

在其位谋其政,这暂时不是自己能管得了的事儿,秦今朝也就不去操心了,专心技改小组的事儿。最近颜丹霞虽说不再加班加点了,但她效率高,按照她的速度,大概再过两三天就能把全部零部件制作完成,到时候就能将整个废水利用装置组装完成了。

他经常在想,颜丹霞简直就是自己来到海州厂最大的收获和惊喜,他的一帆风顺,就是因为总有这样的助力,推着自己在坦途上行走。

对于这些人,秦今朝感谢、感恩,一辈子铭记,总想着要去回报一二。

“秦工,有你的邮包,我去帮你取回来了。”

海州市邮局在海州厂区里有个不算大的分局,海州厂职工不管是打电话,还是邮寄挂号信、打电话,收发包裹、汇款、取款都可以在厂区的邮局里完成。

张海洋捧着用白粗布缝起来的邮包,给放到秦今朝桌子上。

一看地址就知道是秦工家里头寄来的,沉甸甸的,得有二十来斤,他是用自行车一路给带回来的。

“谢谢。”秦今朝道声谢,连忙拿起剪子,想要将线头都剪开。

张海洋见状,连忙阻止道:“我来,我来。”

他怕秦今朝将线头剪坏,这种线很粗,很结实,拆下来能分成好几股,缝补衣服好用着呢!

秦今朝便将剪子递给他,瞧着他耐心地将剪子头戳进线缝中,将线一节一节地挑出来,最后拆出来一条一米多长的线。

张海洋颇有成就感地展示给秦今朝看,然后又撕了块废纸,叠了几折,卷成个长条形的纸卷,将那条线绕了上去,笑着开玩笑说:“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

秦今朝佩服地说:“还是张工会过,向你学习!”

会过就是会过日子的意思,是节俭持家的代称。张海洋不光努力地为技改小组争取利益,还能根据需求,将小组内的物品合理分配,规划着使用,这要是放在古代,绝对是做管家的好材料,要是放在海州厂嘛,如果培养一下的话,不输于现在的总务后勤主任。

风气使然,那位主任的工作也显得有些懒怠。当然,也可能是秦今朝要求太高,照他本人来说,人家就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罢了,虽然无大功,但也无错。

拆开了邮包,里面的东西就暴露出来,上面一层是吃的,都是不容易受损的东西,有奶糖,有袋装奶粉、麦乳精这些。

秦今朝揉揉鼻子,他妈担心他在这边吃不好,总邮寄这些营养品。他将小二斤的奶糖袋子拿出来,大手一抓,抓了一大把递给张海洋。

张海洋连连摆手,表示不要,被他直接塞进干部装的大口袋里,说:“带回去给孩子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