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坦然接受之后,哪怕被两枚本命物,潜移默化的改了性子,成了儒家门生,也不影响他宁远的练剑修行。
该是剑仙,还是剑仙。
一朝证道,飞升唾手可得,最关键之处,在于宁远早已炼化山水印,不会有隔阂一说。
对于修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齐静春的大道,上限有多高?
四个字,三教合一。
虽然不是其本人,只是一对山水印,可里面的那些浩然之气,堂堂正正,承载之物,就是齐静春的万般学问之根本。
可以这么说,宁远只要重新将其纳入气府,将来成为读书人,不一定就能做到三教合一,但大道的宽广和上限,至少是十五境。
道老二笑了笑,神色莫名。
余斗说道:“因为他是早年的我。”
“以后会不会变成现在的我,不清楚,但此刻的他,绝对不会如此做,
师弟之前不也说过,独行者,生来寂寞。”
陆沉若有所思。
道老二说完,取出三壶酒水,随手递给陆沉,“师弟,之后去了浩然天下,帮忙将此物交给他。”
也没说个具体原因。
陆沉则是问道:“总计两人,为何却是三壶?”
余斗摇摇头,“送就行了,反正另外一壶,不是给你的。”
……
浩然天下。
日月悬空。
书简湖地界,三千里方圆,亮如白昼。
当然,本就是白昼。
各地湖面,陆续皆有冤死水鬼浮出,如鱼透气,沐浴在莹澈光芒之下,身形消散,解脱而去。
陈淳安一出手,就直接封禁了此地,偌大一座书简湖,光阴凝滞,上五境之下,愣在原地,陷入“空想”。
哪怕是宫柳岛渡口这边,包括宁姚在内的诸多剑仙,也有些行动困难,原先围困宫柳岛的十把本命飞剑,陆续回到各自主人体内。
宁远却不在此列。
恍惚时刻,一缕微风拂过。
身旁出现了一位读书人。
宁远没有转头,并且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有些不太客气。
“齐先生,你总是这么阴魂不散。”
读书人自然就是齐静春。
双鬓霜白的儒士,不觉得如何,点了点头后,竟是侧过身,朝着一位晚辈剑修,作揖行礼。
“齐静春见过宁剑仙,多谢剑仙手下留情,对我那小师弟网开一面。”
宁远摇摇头,“先生就算不说,不去做那些环环相扣的诸多算计,我也从未想过,对他陈平安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齐静春点点头,“是我多虑了。”
年轻人双手拢袖,问道:“先生的这道残魂,今日找我,所为何事?”
从头至尾,言语之间,毫不客气。
齐静春笑容和煦,如实相告,“此行只为赔罪,有些话,还是要亲口来说,方有诚意。”
宁远招了招袖子,平静道:“一对山水印,伪十五境的传承,用来充当赔罪之物,足够了。”
“齐先生,不管你信不信,我对你,从来没有半点怨恨,以前是,现在也是,所以就不用在我这浪费时间了。”
“趁着残魂未消的这点光阴,先生不妨去一趟青峡岛那边,找自己的小师弟,好好聊上一聊,道个别。”
齐静春叹息一声。
一袭青衫略有犹豫,依旧没有转身,不过倒是轻声补充道:“先生,世事如此,不必挂怀什么。”
“我曾经翻阅过一篇你的着作,对一句话,记忆犹新,
是说一个人的心境,光明璀璨,恰似草木向阳,但是即使如此,在这棵草木的背后,在那阳光无法涉足的地方,也有阴影存在。”
“光暗两面,各得其生。”
宁远笑容满面,“所以这样一想,齐先生这种圣贤,也会在学问之上,分那亲疏有别,就很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