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头这时看过来,慢悠悠继续说道:“不是爸狠心,不肯借你,只是数目实在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你也知道,小宝刚上幼儿园,学杂费高的吓人,课外补习班也花了不少。现在养一个小孩费钱得很,升伟呢,又没个正经工作。家里负担太重,你也体谅体谅我们。”
“这样,我手里头有个一万多块钱,你先拿去用,不急着还。”
李升玫垂着眼睛,对方话音刚落,她轻轻一点头:“谢谢爸。”
临走时,老太太才从厨房追出来,红着眼睛偷摸地塞给沈一筠好些水果糖,一双慈爱的眼睛望着她,嘴唇几颤,千言万语,却也只能咽回肚子里。
***
很快高考一模结束,放寒假那天落了雪,雪花细碎飘落,沈一筠站在承明中学大门口,突然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家?
她没有了。
高三的寒假短暂不过一周,沈一筠和李升玫挤在一间不足二十平的出租屋里,天气冷,没有暖气空调。
沈一筠把自己裹得像个粽子,手仍旧生了冻疮,却雷打不动每天起早贪黑地做题。
一模她发挥得一般,虽然仍是年级第一,在整个市的排名却糟糕得惨不忍睹。
沈一筠尽量不去想别的事情,哪怕她整宿整宿的失眠,也努力闭上眼睛,粉饰太平。
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得上大学丶找个好工作,然後,还清所有债。
年关将至,李老头打来电话,希望李升玫带着沈一筠回老家过年。
直到坐上火车,李升玫久久凝望着窗外漆黑如墨的夜色,迟疑许久,低声说:
“一筠,你想转学吗?”
沈一筠神色一愣,不过转瞬,她已经想清楚原因——
小姨前些日子来过,她从外婆那里听说了沈建忠的事情,和丈夫一合计,雪中送炭,借了不少钱给她们。
不光如此,她工作的厂区正缺人,活是累了点,工资在小县城里不算低。
更何况,C市毕竟是大城市,房租丶日常生活消费都太高,如果回老家,母女两人就不用像现在这麽清苦。
这样安排自然很好。
只是沈一筠还有半年就要高考,此时转学,颇费一点力气。然而这和其他的问题比起来,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李升玫很是犹豫,她怕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转学,一筠很难适应。
然而小妹又劝她:“原来学校里,肯定有老师丶学生知道沈建忠的车祸,一筠留在那里,心里不见得会轻松。不如换个环境,人生地不熟,孩子心情说不定反而能好些。”
这番话戳中了李升玫的心事,几个月来,一筠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可她看得出来,女儿心事太重,沉默得近乎可怕。
想想也是,这麽大的事情,连她这样的大人都承受不住,更别提一个孩子。可是一筠从小到大懂事惯了,这些日子更是一声不吭,只顾着埋头帮她处理後续的事情——
只怕心里有再多的难过,也都默不作声咽下。
李升玫这样想着,难免又落下泪来。
所以斟酌许久,她还是开了口,想问问一筠心里是怎麽想的,想走,亦或是想留,她都由她。
内外温差太大,车窗上漫上一层雾气。
沈一筠坐在窗边,出神地望着站台上拖着行李往车厢跑的乘客。
一辆列车,有归客,有远行者。人们脸上或焦急丶或喜悦丶或哀愁。鸣笛一声,火车摇摇晃晃起行,连带着人世间所有悲欢离合丶喜怒哀乐,驶向注定的前路——
“我想转。”
沈一筠静静收回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