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反转萧玉恒出言帮衬沈流光过于醒目,……
萧玉恒出言帮衬沈流光过于醒目,但萧玉澈不一样,这家夥对沈流光的仰慕之情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
让萧玉澈开口,事情显得自然些。
已经憋了许久的萧玉澈得到堂兄的允许,大胆站出来指着徐佳诚大骂,“你个徐老头子,自己劣迹斑斑还好意思指责人家。晋王爷为国为民能上战杀敌,能治t理洪水,能主持疫情,能推行新法。你个糟老头子,你能干什麽?你抛妻弃子,宠妾灭妻,抛弃糟糠之妻,家事一团糟。小家不能理,如何治国家?你文不能理政,武不能杀敌,你愧对朝廷丶愧对百姓丶愧对皇上对你的信任和栽培。皇上就是仁慈才给你发俸禄,让你误以为自己真有治世之能,实际上一点人事不干,至今为止,你可有干过哪一件大事能掩盖晋王爷的功绩?就你这样站在最前一排听皇上的圣音丶听我大宸名家的名言,你就该多交一点学费。”
萧玉澈一口气说完,心里终于舒畅许久。
自从听见晋王被诬陷栽赃,萧玉澈郁闷了许久,今日终于得以释放。
刚刚听东宫一党对晋王的污蔑,萧玉澈气得肺快炸了,可碍于自家老爹对自己的嘱咐和堂兄站在旁边的压力,萧玉澈只能委屈地捏着拳头,暗骂他们不是人。
万万没想到,堂兄这次竟然会站在自己一边,刚刚那句话,萧玉澈听得出堂兄也是支持晋王爷的。
萧玉澈感慨,堂兄在自己的努力下终于不对晋王爷有那麽大的意见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痛骂了徐佳诚,萧玉澈整个人精神抖擞,叉着腰站在沈流光身边,骄傲地正视徐佳诚。
朝堂上的人皆目瞪口呆,惊讶是谁在朝上敢这样口无遮拦骂徐佳诚。
不太认识这个新面孔,但看着有点眼熟,多数人默默支持萧玉澈。
想起当年徐佳诚入赘的事情,大家都有耳闻,自然猜得出徐家当年私底下肯定做了脏事。这两年又经常传出徐家的丑闻,确实很难不让人相信萧玉澈的话。
“哪里来的小子,在这里口出狂言,这里是你能来的地方吗?”被一个臭小子捅破自己的丑事,徐佳诚气得哆嗦着手,话都说不利索了。
萧玉澈根本没在怕的,“本公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萧家萧玉澈是也。”
衆人一听姓名,这场景就不奇怪了。默默为徐佳诚祈祷,萧家人都是能言善辩的鬼才,出了名的豁得出去,遇上他们没几个能吵赢的。
果然,萧玉澈语出惊人,“你也知道你无才无能,人已半截入土,却没有半点功绩可言,就你这样没用的废物还好意思指责优秀无比的晋王爷,谁给你的狗胆。我一个小儿都知道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能力不行,知道在家努力奋斗,以求来日向王爷一样为国出力献策,不出来外边胡作非为,不去给能人添乱。不像你,不会还非要出来丢人现眼,闹了笑话,算你的,还是算大宸文臣的?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无知,就多听多学,别整天张着嘴就知道叭叭叭,声音又难听得要死,吵得皇上耳朵疼。我都奇了怪了,你当年怎麽考上文状元的,就你那水平,跟你一届的学子不得委屈死。”
说着说着,萧玉澈突然感觉後脖颈被人拽住,正想骂回去谁的手管那麽宽。
打眼一瞧,是萧玉恒,话到嘴边的萧玉澈硬生生别回去了,小声嘀咕,“哥,我还没说完呢。”
“扯远了。”
萧玉恒佯装不好意思拉回自己的弟弟,实际上很满意萧玉澈刚刚的状态。
讲得差不多了,可以先停下了。
再讲下去,皇上脸色也不太好了。
过分强调当年文状元的事情,当年的主考官也不太舒服。
毕竟,文状元是皇上和主考官钦定的,徐佳诚的状元有问题,那皇上和主考官的决定也有一定的问题。
而且,萧玉澈该骂的也骂得差不多了,他这个作为兄长的需要出面收拾一下战局。
“皇上,玉澈年纪小,不懂事,微臣回去定会向叔父禀明事情缘由,对玉澈严加管教。”萧玉恒说得冠冕堂皇,将萧玉澈的无礼归结于年纪小。
皇上听着萧玉澈的一顿输出也是一愣一愣,听得清楚这小子时不时点着自己,企图用自己的身份去压制徐佳诚。也听萧玉恒说过自己小弟对沈流光十分敬仰,如今一见,倒有几分意思,跟他爹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念着萧家的恩典,念着萧玉恒的功绩和萧玉澈的年幼,又觉得萧玉澈说的话除了有些夸张,也并非全无道理,皇上不打算怪罪萧玉澈。
萧玉恒谢过皇上的恩典,单手摁住蠢蠢欲动的萧玉澈,“差不多得了,不然下次不让你讲话了。”
原本还在用身体反抗的萧玉澈瞬间不动,憋着嘴,幽怨看着堂兄,敢怒不敢言。
衆人还听着津津有味,可惜“热闹”结束了。
就连在偏殿的谢星月听了都惊讶萧玉澈的口才和胆量,早些时候便听说过有一公子十分敬仰沈流光,今日倒是感受到他的热情了。
立刻让人去打听一下萧公子的喜好,这事谢星月需得亲自感谢。
一时之间,大家快忘了今日朝堂是开审晋王之事,重点全在徐佳诚身上。
开始谈论当年文状元之事,小声嘀咕着徐佳诚的岳父当时正值壮年,怎麽突然之间就病逝了?
讨论声音小,但架不住人多,徐佳诚气得快晕倒,呼吸不畅。
太子见状觉得事态不对,立刻出声,“父皇,切莫被小儿混淆。儿臣被诬陷之事,还请您为儿臣主持公道。”
太子诚恳跪下,抓着沈流光栽赃自己贪赃枉法丶买卖官职一事,请求皇上为自己讨回公道。
看太子的气急败坏,一同请求皇上为自己做主,“父皇,儿臣另有一事请您做主。”
衆人诧异,晋王爷此时不为自己辩解,还有其他什麽事情更重要的,乘着现在大好的局势反败为胜是最好的。
沈流光拿出随身携带的信件,郑重跪下,“父皇,六年前慕良舟一案有疑。儿臣寻得罪证指向太子为幕後指使,慕良舟受人所害死于非命,慕家世代忠良却要蒙受叛国之冤,还请父皇过目。”
慕家灭门之事,当年闹得沸沸扬扬,无奈证据确凿,如今旧事重提,衆人面面相觑,不知晋王今日准备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