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六十四章登闻鼓响,尽诉冤屈
听到公主府失火的消息,荣禧长公主面上虚假的笑容刹时凝固。
禀告的侍卫还在说着失火的原因:“皇城外的禁卫军都被派去街上维护百姓秩序,并未察觉到有天灯掉落进公主府的院子。今夜天干物燥,风又急,等火势被发现时已经完全止不住……”
侍卫的话还未说完便被人狠狠一脚踹飞,直接滑出去几米远撞到了柱子上。
司承礼指着那名侍卫,目眦欲裂:“火势怎麽会止不住,狗奴才胡说什麽呢!”
司承礼已经喝了个半醉,整个人摇摇晃晃的站不稳,加上他方才粗鄙之举,丝毫没有王世子的半分礼教可言,在场不少人都皱起了眉。
“承礼。”荣禧长公主唤了声,“你过来。”
司承礼粗喘着气,不情不愿的回到荣禧长公主身侧:“娘。”
荣禧长公主向文景帝行了一礼,道:“承礼有些喝高了,也着实担忧公主府,还望皇兄莫怪。”
文景帝摆摆手,并不深究,转而调遣禁卫军去公主府救火。
“莫要着急,朕已经差人去救火,况且你府中有那麽大一片荷花池,火势定然不会太凶险的。”
能让帝王记得府中的花园是莫大的荣耀,荣禧长公主此刻却高兴不起来。本该失火的西园不知境况如何,偏偏这个节骨眼她的公主府失了火。
正如文景帝所言,她府中有那麽大片的荷花池,建府时又特意择过风水局,几乎做到了院院有池水,怎麽会烧成远在皇城内也能看到火势的地步?
她的目光转向司宗鹤,却见司宗鹤脸上也一脸疑惑,荣禧长公主拧了拧帕子,总感觉有什麽事情将要发生。
文景帝见荣禧长公主没有回话还以为是被吓着了,招来两名宫女:“先扶长公主去歇息。”
两名宫女扶上荣禧长公主手之时,荣禧长公主压下心头惊悸,擡眼时神色已然松缓:“多谢皇兄了。”
直到她离座席越来越近,像是有所感一般,她侧头望去,直直对上了萧祁泠望过来的视线。
萧祁泠仍坐在原位,若无其事的放下茶盏让宫女添茶,撩起的眸瞳中反射处头顶七彩穗琉璃灯的光,发冠之下的长发倾泻在肩头,从容不迫,对着她遥遥一笑。
荣禧长公主霎时间心惊肉跳,自听到公主府失火後的不安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她的下颌紧紧的绷起,像是陡然反应过来,推开那两名宫女就要往反方向走。
慌乱的脚步令她宫装上的玉佩相互撞击发出脆响,荣禧长公主走过皇子和公主的坐席,走过各国使臣的坐席,她一边往前走一边看向身後的萧祁泠。
萧祁泠仍同她的王妃坐在远处,方才那一笑仿佛只是礼节性的寒暄。
这样的笑意出现在任何一名皇子的脸上,荣禧长公主都能安然受之,可偏偏是萧祁泠,自从皇後逝世後,萧祁泠对她又何曾有过一个笑脸?
荣禧长公主走得太急,拖长的裙裾绊住了脚。
作为此事的另一方参与者,司宗鹤的心也在得知公主府被烧後恐慌到了极点,他一直观察着荣禧长公主的动向,迎上去扶了一把,刻意扬声问:“殿下是否要回府?火情危险,不如我护送殿下回府吧。”
只要他们出了宫,那一切都尚有转圜的馀地,二人多年的默契不需要再多言语,荣禧长公主定了定心神,道:“麻烦统领了。”
司宗鹤转身,摸了摸腰间的剑柄,大步走向文景帝,荣禧长公主跟在他身後,二人正要向文景帝请示之时,忽然外面响起了沉重的击鼓声。
咚——咚——咚——
闷鼓声声,盖过金銮殿内的丝竹之乐,伴随着那道火光一齐,掀开了京城中安逸富庶的假象。
文景帝大寿之日,竟有人登鸣冤台击登闻鼓鸣冤!
鸣冤台被设在宫门外,按大齐律例,凡登鸣冤台击鼓者,无论冤屈为何,先仗二十,凡受尽二十仗後仍要诉冤屈的,皆可跃过知府,直接呈于御前。
“是何人在击鼓?”
“登闻鼓已有十馀年未被击响,上一回还是崔家幼……”
“住嘴,提那事做什麽,你不要命了?”
上一回登鸣冤台的女子没挨过那二十板便去了,自那之後这麽多年,再也无人登过鸣冤台,登闻鼓也就成了皇宫外象征大齐律例公正的摆设。
因此,当它再度被敲响时,所有人的视线都望向了宫墙之外。京中知府尚在,大齐朝局稳定,有何天大的冤屈需要以命相博去敲响登闻鼓?
一边是熊熊燃烧的火势,一边是阵阵贯彻心扉的鼓声,毫无联系的两桩事一齐发生在文景帝的寿宴上,有些嗅觉敏锐的官员已经隐隐察觉到此事的不寻常,垂头静默着,等待着文景帝的下令。
寿宴当天京城失火已是不祥之兆,若非那是荣禧长公主的府邸,文景帝定要追究此事。而此刻登闻鼓的鼓声,彻底夺取了文景帝脸上的笑意,眼底倒映着一层一层的暗影。
文景帝走出金銮殿,双手撑在护栏之上,仰头目视阴沉的天色:“按大齐律例,为击鼓之人实施杖刑。”
“是,陛下。”传令的护卫领命而去,迅速消失在衆人的视野中。
“各国的使臣可都离宫了?”文景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仿若随口一问。
旁边伺候的太监总管前去问话,不消多时匆匆折返,低声禀告:“陛下,各国使臣皆已离宫。”
文景帝点点头,语气莫名:“倒是有心了。”
有心了?
谁有心?
荣禧长公主下意识往後退了半步,身後迎上来一人:“殿下当心。”
司宗鹤的声音很沉,隔在二人之间的长剑冰寒刺骨,抵到荣禧长公主的腰腹时,荣禧长公主几乎在一瞬间就做下了最为有利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