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拿出另一个碗,倒了一些陈醋。
天冷,饺子早就冻得跟石头一样硬了,所以李芽儿加了一把柴,将竈火烧得更旺一些。
萧霁阳收拾完後,饺子也蒸熟了。
一家人吃过早饭,就换上了新衣,这新衣还是前几天去布庄的时候用买的料子做的。
不是什麽上好的料子,但耐磨经穿又保暖,这样就够了。
过年走亲戚一般都穿新衣,辞旧迎新,穿新衣服讨个吉利!
“红封备好了吗?”出门前,萧霁阳不放心的问道。
红封就是压岁钱,是个李小山准备的,萧霁阳也是第一次当人家姐夫,生怕礼数不周。
李芽儿笑盈盈的应道:“你昨晚就问过了。”
李家大门外,贴上来红通通的春联,看上去很是喜庆。
大门没关,李母一早就在竈房熬糖水。
这一次她可是下了功夫,熬的是银耳莲子糖水,这东西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起,还是白典送给李月儿的。
萧霁阳两手提得满满的,李芽儿则两手空空,手里只牵着一个唐包包。
李小山早早就在外面守着,刚看到他们的身影就急急跑了进去。
再出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一串小小的鞭炮。
等他们走近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在门外响起。
这是杏花村的习俗,女婿第一次来岳家拜年,岳家为了表示欢迎是要放鞭炮的。
萧霁阳经常来李家,没想到自己还会受到这样的欢迎。
他心中暖暖的。
等鞭炮放完後,李小山连连跟他们问好。
“新年好。”
李芽儿轻轻拉了拉唐包包的袖子,“小舅舅,新年好。”
小侄女跟他拜年,李小山开怀大笑,最後直接将唐包包抱在了怀中。
互相拜年後,几人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新年好,去炕上暖和。”李月儿迎了出来,拉着李芽儿就进了屋。
一进去,只见炕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吃食。
李母端来了茶水,这茶里面不仅有茶叶,还加了黄豆和芝麻,以及一些切得细细的姜丝。
真是暖胃又好喝。
炕上摆了一张小桌子,这个创意依然是唐包包提出来的。
李父当初听了後,二话不说就找村里的木匠做了两张,一张自家用,一张送给了萧霁阳。
新年开口第一句都是问好,问完好,萧霁阳将东西提到竈房去了。
“糖水就快熬好了,你先去炕上歇着。”见他进来,李母热情的招呼。
萧霁阳问候了一声,然後开口道:“岳母,一点薄礼,您别嫌弃。”
话落,又从怀中掏出一个小钱袋递了过去。
这是女婿给她的孝敬钱。
李母笑呵呵的将钱袋接过,这是女婿的心意,她收得开心。
她掂量了一下,只是,这钱给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