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111章初二拜年
刘三郎则直接入赘了,当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
而且对于这件事,刘三郎事先根本没有和他们商量,完全是自作主张。
等宋氏两口子知道的时候一切已经太迟了。
他们生的第四个儿子便是萧霁阳,当年宋氏生萧霁阳的时候难産,差点送了命。
对于这个差点要了自己命的儿子,宋氏没有半点欢喜。
觉得这个儿子就是她的克星,最後直接将他卖了换了一些补药,才让她身体逐渐恢复过来。
因为生萧霁阳九死一生,所以宋氏不敢轻易要孩子了。
隔了十几年後,才生下了刘五郎。
其实生了这麽多儿子,宋氏心中是想要个女儿的,奈何她是天生的没有女儿命。
刘五郎是宋氏最小的儿子,十分疼爱,就连他想读书,宋氏也应了。
进学堂读书要交束修,要买书本笔墨,很费银子。
刘福来年纪大了,刘家大郎一直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刘二郎是个病秧子靠不住,刘三郎早就不跟家里往来了,刘五郎还在读书,对于家里的现状,宋氏心里很是着急。
她思来想去,想到了当年那个被她卖了的婴孩刘四郎。
“他现在有了自己的家,肯定不愿意替大郎做长工抵债。”宋氏冷冷开口。
他们来找萧霁阳根本没安好心。
宋氏不知道萧霁阳成家了,来之前一心想着说服他顶替刘大郎。
这样,刘家大郎就不用去做长工了,她和刘福来便能继续过好日子。
有刘大郎在,家里的活计根本不用他们操心。
而且刘大郎是个篾匠,编的竹篮丶竹筐等东西能卖不少钱,因为没有分家,所以刘大郎赚的钱全部交给宋氏。
总而言之,宋氏是不想让刘大郎去做长工的。
要债的人说了,得签二十年的长工约,二十年啊,刘大郎走了家里进项少了,这日子可咋过。
得知萧霁阳已经成家後,宋氏立马改了主意。
干脆她带着五郎搬过来,跟萧霁阳一起生活,萧霁阳是个猎户,跟他住在一起,不愁钱不愁肉。
宋氏算盘打得响,奈何李芽儿根本不吃她那一套。
宋氏活了半辈子,是个人精,怎会看不出他们顾虑,所以她干脆以退为进。
先是邀请萧霁阳去小河村,她知道萧霁阳肯定不会去,然後自然而然的提出他们要搬来杏花村。
照顾萧霁阳是假,等他们老了让萧霁阳照顾才是真。
“没了大郎,咱们还有萧霁阳,你放心,只要我们好好关心他,总能打动他,要是逼得太急了,效果反而不好。”宋氏是个聪明人,知道凡事不能逼得太急。
看着自家婆子眼中算计的目光,刘福来赞同的点了点头,“还是你有办法。”
宋氏能将四个儿子拉扯大,自然不是一般人。
俗话说得好:初一儿子初二女婿,初三初四好拜年。
意思就是大年初一儿子给爹娘拜年,初二则是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初四就随便到哪个亲戚那里拜年都可以了。
一大早,萧霁阳就在收拾拜年的孝敬礼。
李芽儿则在蒸饺子,之前包的饺子还剩了一些,正好今早蒸了吃完。
之前的饺子都是煮的水饺,她想给他们换个口味,弄成蒸饺。
她拿出一个瓷碗,抽出一双干净的木筷,夹了一些剁辣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