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果然,胤俄满……
果然,胤俄满打满算也就偷了一天懒,次日一早就被行宫来的小太监叫过去了。
不光他,其他贝勒连同这次十三,和虽然还没成亲但年纪已经不小了的十四,都一起给叫上了。
跟上次圣驾来盛京不一样,那会子康熙手里长成的儿子也就太子和直郡王,连胤祉当时都才刚成亲,还当不得一个大人用。
皇子们跟到盛京,顶多也就是底下人送一些稀罕点儿玩意儿过去,讨了皇阿哥的高兴,不让他们觉得在盛京这地界上没被伺候好,再不小心迁怒了底下的人就行。
这一次来盛京,就连十四心里都揣着不可说的小心思,上面的哥哥们都成亲分家各有各的差事,就他还得等明年才成亲,再不抓紧些,这朝廷里的好差事就真没自己的份了。
皇子们或多或少私底下都跟盛京和蒙古的人有往来,听说胤祺那边堆了满院子的箱笼,里头装的全是上好的皮料宝石和人参山货,千年的老参都不算顶好的东西。
胤禟就过去看了一眼,便捂着胸口出来了,赖在胤俄书房里哎哎哟哟直喊,嘴里念叨的都是宜妃娘娘偏心了,当年怎麽不把他送到太後娘娘跟前养着去。
“我就说我哥怎麽老看不上我做生意,我要有他那麽厚的底子,我也不折腾啊!”
“噤声!九哥你这话有胆子去宜娘娘跟前说去,看她不打死你。”
胤禟当然不敢去宜妃跟前找这个不痛快,不过当天下午就又溜达出去了,晚上才酒气熏熏心满意足的回来。都不用问就知道,这肯定又是跟谁在酒桌上把生意给谈妥了。
更不用提一路上没消停的胤禩,赶路这麽急他沿途还偷偷见了好几个内务府的三旗商人,那些人都是从上三旗中选出来的包衣佐领,他们的身份比普通皇商更高,在外面做起生意来自然就赚得更大。
其实这几年各府里都有这样的人,皇子贝勒不能与民争利,但谁又能真的跟银子过不去。
现在看着府里处处都好,以後等老爷子驾崩新皇继位,大家夥就成皇子变成皇叔了。再往後爵位还得一辈儿一辈儿往下降,到最後什麽尊崇体面都是虚的,只有银子实打实留在手里才是真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哪天什麽爵位都没了就剩个闲散宗室,手里有点压箱底的银子,好歹能支持後代子孙读书科举,买纸笔一年到头都得不少银子呢,不赚钱是真不行。
十贝勒府也有这样的人,是胤俄从他自己旗下挑出来的人,禾嘉向来不问他们在外面到底怎麽赚钱。
府里是他们的靠山也是他们约束,旗下能干的人多了去了,真要闯了大祸坏了事,对府里来说算不了什麽再换个能干的不惹事的就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生生把金饭碗给砸了。
胤俄都养着这样的人,胤禩守着内务府好几年了,这样的奴才肯定只多不少。就这样了怎麽还要在万岁爷眼皮子底下搞这种小动作,就那麽缺钱?
还真就那麽缺钱,没了胤禟心甘情愿给他做钱袋子,没了因为胤俄而依附到胤禩身边的那些满洲老姓大族,胤禩眼下的影响力真的不算大,说不定还不如胤俄手底下能用的人多。
毕竟胤俄这个九门提督是实打实的,真被他看中了的人不愁没有差事,不管是留在京城还是外放出去,十爷答应了就一定能给安排个去处。
八爷那儿确实前景更好,一说就是从龙之功,谁不眼红谁不想要。但志向在远大眼下的饭辙是不是也不能不要,总不好叫别人跟着八爷混三天饿九顿吧,那多少有些不像话。
可内务府这地方又不是能随随便便能安插人进去了,进去了也留不住。
再往外放,隶属内务府的官职地位就有些难看了,说白了不是明面上都是皇家的奴才,那麽些官员苦读多年两榜进士,就为了去给人当奴才?真要这麽干了胤禩才是把人得罪干净了。
胤禩没法子,只能拿银子砸。要不然就是拿手里的官职跟六部里的人换,把人安排到以後自己能用得着的位置上去。
这麽一来,里外里肯定是他吃亏。一方面要拿银子给人家去上下打点疏通,另一方面因为是他求人,往往都是他给的位置比他求的位置更好。
胤俄跟胤禟冷眼瞧着,也不知道胤禩这是在折腾什麽劲儿。当年年少在宫里一起处出来的情分,如今剩下的也不多了。
胤禟倒是找机会明着提醒了一回,真想要往上走就得踏实些,别整天捣鼓这些虚的东西。要不然真叫他当了皇帝,天天就这麽左手倒右手的玩儿,胤禟想想都觉得是个笑话。
话说得很恳切,胤禩当着胤禟的面也确实动容了。一向自持的八爷喝了个酩酊大醉,抱着胤禟一句又一句的喊弟弟,喊得胤禟跟着哭得嗓子都哑了,回头又来找胤俄哭。
可过後呢,该怎麽着还是怎麽着。这次出来胤禩背地里见就是想要拉拢新的钱袋子,这事不光胤俄知道,老爷子那里肯定也没瞒得过去。
这麽多儿子,各有各的小心思,都看出来这回皇上对蒙古诸部的态度暧昧不明,被康熙召集到行宫心里都有些忐忑。
却不想康熙压根没打算跟儿子们掰扯他们那点儿摆不上台面的破事,蒙古诸部心大,那就先由着他们各自押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