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四百五十四章阿洐,不走了
一路无话,待回了公主府,万嬷嬷搀着母子三人下了马车。姜姒仰头望着“长公主府”四个大字牌匾,久久回不过神来。
万嬷嬷知她神伤,只是蔼声道,“夫人,进去罢。”
她回过神来笑道,“嬷嬷,把那块匾摘下罢。”
万嬷嬷暗叹一声便也应了,片刻又问,“可要换上别的?”
姜姒点点头,“请人写上‘伯府’两个字。”
万嬷嬷还没来得及回应,她却很快又改了口,“罢了,只摘下来便是。”
万嬷嬷好一会儿才答道,“是。”
她遣散了婢子护卫,长公主府冷冷清清再不如前,最後也只馀下万嬷嬷与三个护卫。
那辆王青盖车四匹骏马还在府里静静置着,但再无人使用它。
偶尔瞧见万嬷嬷满面愁容,姜姒便温声劝她,“嬷嬷,你也走罢。府中还有不少珍宝,你愿意要什麽便自己去拿,我不会怪你。”
万嬷嬷道,“奴婢走了,夫人与翁主和啓公子怎麽办呢?”
姜姒笑道,“嬷嬷大概知道一些,我为奴为婢也多年,知道该怎麽照顾自己,也知道该怎麽照顾孩子。”
万嬷嬷跪了下来,她眼里含泪笑言,“夫人,我不会走的。”
姜姒轻轻握着她的手,“你的心意我明白,去吧!”
万嬷嬷眸中泛着慈蔼的光,“我为先皇後娘娘照看公主,也为驸马照看公主,我还要照看翁主与啓公子,这里离不开我,我哪儿都不去。”
姜姒摇头,“嬷嬷,我是个不祥的人,我身边的人大多死了。。。。。。”丶
裴成君死于飞箭。
崔瑾瑜溺于永巷。
伯嬴殁于大疫。
姜芙死于乱刀之下,连全尸都无。
她突然失声痛哭,“就连恒儿也要死了!”
万嬷嬷将她抱在怀里,“夫人啊,代王不会死的!新帝有一颗良善之心,奴早在昭武元年便看了出来,他不会杀代王的!”
姜姒窝在她怀里哀叹,他有一颗良善之心吗?
便是有良善之心,又焉能放过前朝的帝王。
万嬷嬷是菩萨一样的人,她只会把人往好处上想,也只会把人往好处上劝,这帝王之术她一介深宫妇人又怎会懂啊。
***
许之洐再来的时候,这长公主府的牌匾已然摘下了,其上空空荡荡,什麽都没有。
府里也没什麽人,只有两三个护卫忙忙碌碌地往马车上装行李。
他吩咐着身边的人,“你去看看,他们要干什麽。”
他如今身边的侍中叫宴安,特意选了一个名字吉利的。
宴安应了,小跑着去问了一番,回来禀道,“陛下,他们说主人家要搬走了。”
许之洐心中酸涩,“哦,她们要搬走了。”
他穿过院子,穿过日前遇见伯婵的山桃树,上了石阶,敲起了殿门。
他从前素来是不必敲门的。
殿门敞开着,殿里的人也正在收拾行装,万嬷嬷闻声禀道,“夫人,陛下来了。”
姜姒缓缓转过身来,见许之洐正在门外客客气气地立着,仿佛是来访的故人一般,她笑了一下,“进来坐吧。”
他依言进了殿,与她一先一後在矮榻上落了座。万嬷嬷斟了热茶便恭敬退到一旁继续收拾去了。
他温声道,“你要搬走了。”
姜姒浅笑,“这是昭武帝赐下的府邸,新朝已立,住在这里便不妥了,这几日便走了。”
他顿了好一会儿,又问,“搬去何处?”
“搬去伯家老宅。”
伯家的老宅在阳陵,距离长安不算太远,但也不近。宣德元年兵变之时,姜姒便暗中命裴昭时与裴家二老前往阳陵避难。昭平七年长安被屠,但阳陵并无战事,伯家的老宅定也没有什麽事。
他心里郁郁不通,一时又掩嘴咳了起来,好一会儿不见停。姜姒把茶端给了他,问道,“你的身子还未好吗?”
他接过茶水饮了,压下咳声,温和回道,“快好了。”
他的身子伤了根本,又不曾及时医治。毒素未清,又添新病,旧伤未愈,又增新伤,早就落下了病根,哪里又能医好。但她愿意问他,他便也不想令她担心,便只是笑着回一声“快好了”。
他说完话又笑自己自作多情,她不过只是客套一下罢了,他竟能当真。
但客套一下也好。
总比将他赶出去好。
她又道,“我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