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就像经验总结,让你学着点,你自己收着看就好,别让其他人知晓了。”
顾佳琪很快就想到其中的重要性,这样的东西是自己留着的日记,可洛太傅是首辅,几十年在朝身居高位,处理的事情只大不小,就会涉及很多利益牵扯。
洛家都是忠君中立阵营,是各方拉拢的目标,也是各方恨不得踩下去的目标。
若他留下这些东西里有别人想要或是别人想要销毁的东西,都是招祸的东西啊。
但洛太傅什么也没说,送来这一小箱子让大孙子学习。
熟读之后不但增加朝堂旧政的经验,也会从中了解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甚至认识到一些涉事在局之人的习性特征等。
常说的家学渊源,家学又是什么呢?
总不会是所有人启蒙都会背诵的那些启蒙书籍吧?
那就肯定有各家各自的祖训、家规、人脉和行事例案,累积下来形成家风家蕴。
现在洛太傅给柳君逸送来的,便是家学。
让刚考上会元而不管殿试成绩也肯定会入仕的大孙子,迟早接触家学,将来在仕途上能多些经验。
洛太傅有心了!
柳君逸听了小媳妇的提醒。
将东西找了个锁来锁上,放到卧室去,晚上只有他和小媳妇在时再拿出来看。
就是放进书房也容易被其他人注意到,到时也难解释,不如干脆别让他们看见。
接下来几天直到殿试之前,柳君逸都窝在屋里看那些册子。
而大箱中的另一只小箱里,装的就都是大颗圆润剔透的珍珠和玉石,还有紫竹狼毫笔,甚至还有几串紫檀佛珠手串,两柄玉如意。
看来是皇上赏赐洛家的东西,洛家送了一些来给他们。
至于其他银子就可以买到的东西,首饰珠宝衣袍什么的,以柳君逸和顾佳琪的财力,根本不需要。
洛家单论家产财力,也不会比这小俩口多多少,不过是权贵的底蕴非小俩口能比而已。
柳君逸被皇上点进一甲,也成功避开了……
殿试这天风和日丽,一百人也春风得意了几天后紧张忐忑地排着队伍走进了文华殿。
今天为了殿试,平日上朝的地方也改去了对面的武英殿,将整个文华殿腾出来做考场。
年关就告病在家偶尔到御书房与皇上和几位重臣商议政事的洛太傅,成了殿试的主持者。
皇上那边则要等提前退朝再过来进行最后的策问。
殿试是超脱于会试之上的,若会试有人动了手脚,有人用假成绩进入殿试,也很容易在殿试中露出马脚。
殿试并不只有皇上策问点三甲,还有几张试卷会囊括前面所有的考试内容。
就像将一批优秀的学子从各地筛选出来,送到御前再做一次统考摸底。
最后的策问则是继续精选最优十人,皇上决定前三名,剩下的交给殿试主考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