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宵分行 > 风云变(第2页)

风云变(第2页)

是以,这大皇子真正可倚仗之人并不算多。

正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那边的谢家人才会动作不断。见皇後迟迟无所出,谢家主母便频频领着谢氏旁支年轻女子入宫,她们心里打的什麽主意显而易见。

眼下兰妃抢在谢家女之前生下皇嗣,这于有心人来说意味着什麽?意味着未来储君人选自此多了一位且其中大有可图。

朝中局势是否会因为这一皇嗣的出生而起变动?答案是必然的。

此时此刻,不止陈良,应该有很多人都在好奇当今圣上的态度。

爱妃身殁,唯留一子。朝中无数人都想知道,经此一事,圣上对这位妃嫔的母族会持什麽态度。

陈良若有所思:“难不成蒋家人能因为这一皇子的降世而减免罪责,难道还能继续逍遥法外不成?”

“蒋家人虽无法继续逍遥法外,却远不至于因罪灭族。”严卜靠在椅背上,眼神渐冷。

“这样麽?”陈良有些懵,“不是说圣上最後下诏责令三司重审沈家旧案了吗?”

是。天子确实下诏责令重审沈家旧案了。

对于沈家来说,这的确意味着沈家蒙受多年的冤屈即将洗清。可对于旁人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蒋家族人罪名已定。

谋害皇储乃是灭族之罪,谋害皇子却只是灭门之罪。在天家人面前,被害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也决定了害人者将会受到何种程度的刑法。

即便能证实槿园案的背後主使是蒋玄晖,也只能定下他一人之罪。毕竟,昌安年间的陈弘勉并非储君。毕竟,槿园案的受害者只有一个周乐燊以及一个宫婢吕柔。

能罪及蒋氏族人的,唯有谋害先储一案。

可圣上当真会允许三司给蒋家人定一个谋害储君之罪麽?

不会。

暂且不说先太子薨逝真相所牵涉的家族势力过多而蒋家只是其中一小股,就说蒋奋佳当年能在局势未明之际急流勇退转跳到谢家的大船上公然拥护时为六皇子的陈弘勉这一点,蒋奋佳及其背後的蒋氏族人就已经在陈弘勉心中有了一定份量。

再者,兰妃身为蒋氏女,其子身上必然也流淌着蒋氏的血。若蒋家人罪至灭族,那于圣上而言,这位刚出世的孩子又该当如何呢?

便是为了这位小皇子,圣上也断然不会以谋害先储之罪论处蒋玄晖。

“还有一个原因,”揉了揉太阳穴,严卜眼中浮出无尽疲色。

“前枢密使王炎霜于宣政殿外自述罪状,将本应归咎于蒋玄晖的罪责尽数揽到了自己身上。”

-

“干爹,儿子还是有些不明白。您说那些事儿,当真是王大人做的?”

宫中一方小天地里,典让为闭目小憩的刘奉典轻打蒲扇。典让打扇的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送到刘奉典面上的风力大小便也恰到好处。

刘奉典心里松快了些,眼皮一掀:“你以为呢?”

“虽说是那王大人主动进宫认的罪,可儿子怎麽看怎麽觉得不像。您说那大理寺司直都将一干证据摆得明明白白了,那蒋家父子的罪状也都板上钉钉了,这王大人这时候跑进宫认罪图什麽呀?”

“你说他图什麽?”

“儿子想不明白。这王大人不都致仕了麽,明明可以待在家中安心养老,偏要进宫掺和这趟子事儿。”

“他若是不来,谁还能大老远跑去为难他和他这麽个大半截都埋土里的人较劲儿?他这不是多此一举麽?除了想和蒋家父子一道人头落地,儿子还真想不出他这麽做能有什麽别的原因。没道理啊!”

典让脸上明明白白写着两个字:茫然。

刘奉典摇了摇头,劈手夺过蒲扇往典让脸上打了一下,打得典让更茫然了一些。

“你啊,心思还是不够深,只看到了表里,没看到内里。”刘奉典将扇子扔回去,“你真当那王炎霜只是来送人头的?”

“儿子愚笨,求干爹赐教。”典让接住蒲扇,继续打起风来。

“你可知,今日那王炎霜在进宣政殿之前先去了何处?”刘奉典有意指引,奈何身边之人脑子实在不灵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