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衣带诏◇
◎刀尖直抵着她脖子◎
长公主可以为了夏侯家帝业,拿女儿出来作筹码。曹轩为皇帝卖命半辈子,却临了有了软肋,生出一点点的私心。
他晓得这一次是不同于以往的危急,不成功便成仁。他死了就死了,反正他一个权宦宠奴,满朝文武咒骂惯了,有时骂到他自己都信,觉得自个死有馀辜。
可他的妻子苏晚春不应该。她是好人家的姑娘,曾是才冠宫廷的女官,是他从四皇子心尖上摘下来的人。悄眯眯跟他许多年,偷情一般与他过日子。实在不该这样被他连累。
于是心一狠,要晚春跟长公主去江北。临行前,又给了她一个锦囊,告诉她如果遇到危机,就把这锦囊交给柳大姑娘的丈夫,肃陵侯。
肃陵侯与他有交情,常托他办事。昔日推匡泰任郡守,扶林之海做州牧,均是走曹轩的路子。而褚策每年都需往半山别馆送礼,明来暗往,勾勾搭搭的,交情还算牢固。
借不借兵另说,保他妻子一条命,曹轩有十分把握。
但也就因为这样,被褚策抓到了苗头。
晚春还没有递出锦囊,褚策倒先一步猜出了晚春和曹轩的关系。顺着这条藤往上摸,遣上京线人探查,就晓得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乖,你说怎麽办?”
褚策问。好似眼下就要明玉拿个主意。明玉说要忠君勤王,他今夜就带人过江。
明玉却是越听清醒,越听越不着急。
刚开始还有些心伤,自觉命苦。可再细想想,长公主不喜欢她,又不是一天两天。有什麽难以接受的?
只是这些人布一个局,把她扯进去当筹码,以为她是屈就褚氏,会听皇家摆布,却没这其中有了变数——
她有了丈夫,她爱她的丈夫,她与褚三才是一条心。
“不急。”明玉听完,笑一笑,继续替褚策更衣。“我们先吃饭。”
“今晚做了你喜欢的松鼠鳜鱼,生炒骨。爆兔肉,炒鳝丝,卤鸭舌,白煮虾,蟹黄白面,黄鱼锅子,还有笋尖老鸭汤,饴糖糯米藕,桂花糖枣,酒酿丸子。你想吃哪些,我叫他们上。”
褚策默了,不晓得怎麽答。
他的小娘子总待他那般好。因他初戒酒,胃口不似从前好,就记下每一样他喜欢吃的菜,吩咐厨房备着,等他回来由他选。有时菜一起上,叫他每样都试几口。生怕他饿肚子。
而这时,她又亲手给他剥虾。
褚策有些恍惚。
他从前不理解联姻,只觉得姻亲是联盟关系里薄弱的一种。难道别人给你塞个女人,你就得给别人卖力?做什麽美梦。
长公主这次来,是有联姻的意味。当联姻的女子变成明玉时,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上京的事,本来可管可不管。但如果明玉觉得要替她皇帝舅舅和母亲撑一把,他自然会出力。
毕竟他没什麽特别的,也就手上有点兵马。而他讨到明玉这麽好的娘子,如果还吝啬为她家里出点力,便是枉做她丈夫了。定是要将全副身家交给她,任她驱遣才行。
他正要开口表忠心。明玉剥好虾,点一点蘸水,放进他碗里。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老早就出了上京,如今嫁给你。皇家的事我哪里晓得,又与我何干?我姓柳,又不姓夏侯。”
明玉笑着开口,先把自己择了个干净。
皇帝对她并无恩情,同她母亲一样冷漠。从前她流落时都没寻过她,现在来谈亲情,就不好使。
二则,历来给夏侯家卖命,都是男人得好处,女人被坑。上一个被坑的就是她亲娘长公主,明玉看得清清楚楚,不会走母亲老路。
“你也是,把自己看得太重。是否上京勤王,哪里轮得到我们做决定,自有大王下令。你不好越俎代庖,出头来领这个事。”
“但如果你想,我可以促成此事,我有这个本事。”褚策道。
“我知道,但不必。”明玉微微一笑。
“我们只不过是个领兵的王子家,哪有那通天本领,就等着看大王怎麽决裁。大王说去,我们就去,大王不去,我们决不能动。”
褚策心里有些不服气,觉着明玉小瞧他了。可听着明玉口口声声说“我们”,顿时又无比舒坦。
这都与他预想的不同。他原以为,明玉这上京旧贵的女儿,天家外孙,多少会强迫他帮一帮她母亲和天子,却没想到,她已一头扎进他二人的小家里,考虑他们的未来。
“我们就安安心心等,过几天就会有结果。不过——”
就在褚策心喜时,明玉忽而压低了声音说:“我总觉得阿娘手上还有东西没拿出来,且她来借兵,肯定不止来允阳。”
明玉猜得没有错,长公主手上还有更要命的东西。
那东西一拿出来,便是褚铭,也吓得一跳。
自古以来,让诸侯世家又爱又恨的是什麽,就是天子亲用血水写的衣带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