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照芙蓉 > 第77章 第 77 章 我之前给你吃的神药已经(第3页)

第77章 第 77 章 我之前给你吃的神药已经(第3页)

自从对皇帝吐露了她心中隐秘的担忧後,她就再也不能踏入内殿了。她知道为何,也心甘情愿接受。在陛下还活着时便已经在操心他的身後事了,此乃大罪。相比之下,仅仅是不能再踏入皇帝的寝殿,已经是格外的开恩饶恕了。

她想,若不是皇帝不想令外面的种种猜测日益猛烈,皇帝会再也不召见她了。

而外边的动静,一张张面容下的心思各异,皇帝端坐千秋万岁殿,什麽都知道。

她终究是将自己活成了一个象征。皇後平静地听着内里的轻柔细语,却什麽也听不清。儿子公务繁忙本来就没有多少时日陪伴她,而女儿性情冷淡和谁都不亲近。皇後想到京城皇宫里常常陪伴她的太子妃和刚出生时日不久的小皇孙,略感安慰。

好在,她也是一个宫务繁忙的皇後,聊以慰藉。对此结果,她并不後悔。

行宫外的种种臆测阴谋论,则是愈泡¥沫¥独¥家发猛烈。

皇帝率先召见过二公主驸马的举动,被不少人解读成了皇帝偏爱二公主胞兄的表示。而皇帝的病情则是各种揣测都有,许多一向奉陛下为君奉太子为储君的臣子,也开始考虑将来的国主。

自古以来,废嫡长立庶幼都随着祸事而生。

不少大臣想会见皇帝,只可惜皇帝称要修养,并未见。

外边议论甚嚣尘上,太子的一个属官便私下对太子提议,先下手为强在行宫里继承大统。此言一出,太子立即将人扣下,回禀了皇帝。

皇帝只命先行幽禁此人,回京前赐死,暂不公开罪名。

而在行宫中亦是有不少草原或是西域上的王子公主和藩使,其中便有两个西狄使臣背後议论,中原太子文弱,远不如当今皇帝强硬,待到来日,大有图谋。

这件事是高淤公主跑来告诉永嘉的。她已经知道为何皇帝会给她改了汉名,也知道正是这位闺名芙蓉的公主向皇帝进言留下了她。她如今在京城里住在皇帝赐下的府邸里,出入自由,一应待遇都比照着皇室宗女来,汉话是越来越流利了。

此次她亦是能够随扈而来,在行宫里偶然听到两个西狄使臣在用西狄语议论。他们不知道她能听懂,见她听到了也无甚表示。

她不知该报给谁知道,便想到了永嘉公主。高淤公主蕙心说完,便一脸忐忑地看着大雍朝高贵的公主,毕竟她只有口头指证,毫无实证。

永嘉笑盈盈地劝慰了几句,让她当做什麽都不知道,留她吃了几盘点心,便去给皇帝请安了。

“父皇,此事就是这般。”

她将前因後果一一说给了皇帝听,至于皇帝会不会信,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她便不管了。

“你做的很好。”皇帝赞道,他正伏案,批阅这些时日送进来的几道重要奏章。

永嘉劝说道:“父皇,您身子还没好全,不如好好歇息,眼下正是午觉时分,您不若安睡一会?”

皇帝微微一笑道:“我的身体如何,我自己明白。”

她一怔。谢照这些时日,早出晚归,忙碌无比。她问起,谢照只说是陛下密令,暂时不能告诉于她。

在父皇的笑容里,她似乎明白了什麽。怪不得有几个大臣和女眷已经许久不曾出现了。

当真奇怪了,父皇不曾给谢照任何奖赏,对谢照的信任却是加深了。于长远看,应是好事。永嘉瞥了一眼正提笔沉吟的皇帝,突然听到他开了口。

“芙蓉,我在想我往年是否过于固执心狠,才会在一称病後便有层出不穷的抱怨之声。”

她一愣,问道:“父皇,您这是何意?”

皇帝今日一直都没有自称朕,语气亦是十分平和。

永嘉凝视着皇帝略显苍老的面容,缓缓道:“父皇,我去庭州的路上,在一处驿馆停下时,曾有当地的乡老求见。其中有一人已过耄耋之年,连声称赞感怀,沐浴我朝皇恩,才能平安过活,不用如年轻时过着朝不保夕,流离失所战乱里的日子。”

“而我,若不是您的女儿,所过的生活绝不会如现在一样畅快。儿臣眼里,没有比您更好的父亲了。”

皇帝的心微微震动了一下,他庆幸当日顺着谢照的意思下了一道密旨,二人都顺着彼此给的台阶而下。不然他现在听到女儿这样满是孺慕的话,受之不起。

他擡手摸了一下永嘉的脑袋,忽地有人来报,太子求见。

“你退下吧。”

“是。”永嘉应了一声,出了内殿和太子见了礼,便退下了。

太子撩起帘子,走进去行礼问安。

“父皇,梁氏所牵涉一案,儿臣和诸位大臣,已经有了初步定案,请您批阅。”

皇帝接过太子的奏章,漫不经心看完了。太子观其态度,便知皇帝什麽都知道。

没一会儿皇帝便有了定论:“梁瑞凌迟,从犯斩首,诛梁氏三族。秦绩陈尸三日,至于秦家死罪可免,流两千里。”

太子迟疑了片刻,还是什麽话都没有说。

皇帝斜睨他一眼,问:“你有何意见?”

“儿臣不敢。”

皇帝唔了一声,挥手让他退下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