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玦看着他踢走凳子,趁着他还没闭眼尚在挣扎的时候走到常君面前,想也没想,一件刺入他的胸口。随后他后退一步,看着父子二人瞠目对望,一个因窒息面色铁青,一个胸口上血流如注。互相伸着手,一副父子情深的画面。萧玦忽然勾了勾嘴角。常阳会死在去往岭南的路上,至于常华……他是正直之人,若他知道父亲是这样的人,他会自行了断的,萧玦了解他。萧玦默然离开常府,翻身上马。流云阁中一片安静,音音遣走所有下人,穿着寝衣,披着外裳,有些担忧地看着门口。过了许久,门打开。高大的身影裹挟着深夜的寒意出现在门口。音音柔柔微笑:“回来啦,外面冷吗?”萧玦不语,转身关上房门,缓缓走至音音面前。他脸上带着点点血渍,神色薄凉淡漠,半合着眼眸,让音音看不清他的情绪。他伸手抚上她的面颊,手指上的血渍弄脏了她的脸,他又用手背蹭了蹭,看着她的脸颊恢复干净后,缓缓跪地。这个高大的一个人,跪在地上,几乎和音音坐着一边高。他紧紧搂着音音,佝偻着身子,把头埋在她的胸口。音音一时愣住,随后迟疑着,慢慢地,轻轻抱住他的头。她感觉到怀里的人深吸了一口气,随后,轻轻,轻轻地颤抖起来。他一点声音也没出,只是肩膀在微微颤抖着,搂着她的手也越发用力。音音也有些红了眼眶,抚摸着他发丝的手有些颤抖。“没事的,都过去了……”她轻声说。“你现在很厉害了。祖父,父亲母亲会很骄傲,姑姑们也不会怪你。”“他们一定一定很庆幸,当初能救下你。”家人的身影好似出现在面前,他面对父亲时略有歉意,当初父亲叮嘱他,不要活在仇恨里,可他还是为一家人报了仇。母亲流泪不语,眼中满是心疼。两个姑姑慈爱地看着曾经的莽撞少年长成这般高大样子。祖父只远远冲他颔首,脸上带着淡淡笑意。马夫带着自己的儿子,远远朝他鞠躬。-萧玦心中下了八年的一场雪,停在这个还略带着寒意的深春夜里。【作者有话说】快要完结噜(还有一个大剧情),有点舍不得,感觉心里面空空的。有什么想看的番外吗,给宝宝们写。另外就是求求大家给预收《郎君欺我》点个收藏吧,每一个收藏都很重要,跪求。宣文帝很快就回京了。儿子的亲事和常青自缢的事在他还未进京城时便已得知。元译的亲事好办,堂妹就堂妹吧,顶着吐沫星子娶了就是,只是常青……宣文帝有些焦躁,他想着这常青死的不是时候,这种事自己知晓便好,何必大白于天下,说白了,早就已经没人在意前朝之事了。常青死后常府门户大开,那封自白信就放在书案上,很快传遍天下。雄州百姓激愤,恨不得把常青掘坟鞭尸,宣文帝迫于民怨,不得不拿出态度来。可百官还有说法。常青说的就一定属实吗,过去之事无从考证,先皇的决断岂可轻易推翻?常青说程家无辜,那程家就无辜,那先皇成什么了?心思狭隘残害忠臣?进退两难啊……宣文帝愁的几天几夜睡不着,把太子元谚也拉进此事里来一起商讨。两日过去,依旧没有结果。萧玦每日照常上朝去校场,每每有人提及此事,甚至是宣文帝问他的意思,他也只俯首低眉,说:“此事关涉甚大,臣恐见识短浅。”他不会公开自己的身份,这对他来说毫无益处,当年之事,他甚至不算个人证,一人之言并不可信。而今朝堂上众说纷纭,若他当真公开,说不定反而引火烧身。萧玦好似全然不在意这件事的结果。可是音音在乎。她记得雄州的无字宗祠,也记得那里面的无字牌位,更记得那位守着宗祠的老人。音音想着,得去找哥哥好好说说。这日萧玦去校场,音音随后便进宫去了。来的赶了巧,春日里阳光和煦,礼部尚书的女儿也在宫里做客。御花园里,元谚划着小舟,看着湖面,那女孩也盯着湖水。两个人歪着头,像是水里有什么金银财宝似的。偶尔一对视,又赶紧红着脸错开。真是有趣,音音坐在亭中,捂着扇子偷笑。赛里在她身侧,也看的入神:“两个人都不说话,这怎么能行。”音音用扇子轻轻敲她的手:“就是要这样红着脸不说话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