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儿家在外乡,父母亲人接连离世,不得已才来到梁京投奔宗亲。虽说娘亲同情她的身世,愿意收其为义女,可最主要的还得柳玉儿本人也心甘情愿。凭卫子嫣的了解,柳玉儿颇有些心高气傲。即便如今孤苦一人,亦不会委屈自个儿,随意接受他人怜悯。因而这趟回门她老早想与柳玉儿见上一面,奈何偏不凑巧,柳宅的人说表小姐去了外地,卫子嫣只得在家等了七日。这不,得知柳玉儿终于回京,卫子嫣赶紧约了她出来游船。说起来也就小半月未见,却似乎过了一段漫长日子,两人都有种久别重逢般的喜悦。那日武关义送卫子嫣回府后,便不知后续如何,柳玉儿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好姐妹的新婚感受。今日相见,见卫子嫣嘴角飞扬,眼中含笑,柳玉儿便猜她过得很好。一问之下,果不其然,柳玉儿不禁感叹:“幸亏你迷途知返,没有铸成大错。”“不是姐姐想的那样。”卫子嫣知道她误会了。“很好”的意思并非夫妻之间的琴瑟和谐,只是没闹得鸡飞狗跳,她已经觉得不错了。“那是哪样?”柳玉儿笑着问。“柳姐姐,我不想瞒你,也只对你一人说。”卫子嫣肚子里藏着秘密,不对任何人讲憋得慌。“其实过不了多久,我会同他和离。”“这是何意?”柳玉儿听得一惊。“我与晏启正说好了,待他放下昔日恩怨,不再与我置气,便放我自由。”“……”这句话让柳玉儿更觉荒唐,“你难道还想着自由之后,继续等你的昭哥哥?”嗯或许吧。之后的事,卫子嫣还没功夫去细想,只觉得不应该嫁给晏启正。他们之所以成亲,全因为谎言与不甘。不是两情相悦,又岂能长长久久?难道他们还要在往后的婚姻里继续欺骗彼此吗?“你、你”柳玉儿似是不知如何说她为好,卡了半晌才找回措辞。“你和离之后,依旧抹不掉已嫁的事实,天底下有几个男人能接受娶一个离异过的女人?你难道甘愿做小做妾?”闻言,卫子嫣咬了咬唇,细声细气地说:“我与他并无夫妻之实。”“……”这回柳玉儿张了张嘴,半个字没说出来。“别说我了,姐姐长我一岁都还未成亲呢!姐姐不考虑么?”卫子嫣眨巴眨巴眼睛,机灵地将话题转开。“姐姐有没有心仪之人,子嫣替姐姐张罗张罗?”“说你的事,硬扯上我。”被岔开话题,柳玉儿白她一眼。卫子嫣耍赖:“我的事,这几日我耳朵都听起茧了,你行行好,放过我。”想来便是这几日在家,卫老爷与夫人对她说了不少关心之辞。柳玉儿叹口气:“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那我把福气分点给柳姐姐可好?”卫子嫣趁机顺着这话往下。“你我既已结为姐妹,你自然应当拜我娘为干娘啊?我娘说了,若不是她肚子不争气,年轻的时候铁定要生五个六个,如今一把年纪多一个现成女儿,她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就要去玄奕寺烧香拜佛”柳玉儿诧异地看着她,嘴唇紧抿,一双秀眉也微微拧在一处。卫子嫣忙打住话头,小声问:“柳姐姐,你是不是觉得太突然了?”“是啊,怎么突然想让卫夫人认我?”看来方才编的理由柳玉儿都不信,卫子嫣只得如实招来:“我就是想让娘亲替姐姐张罗一门好亲事。”柳玉儿因哥哥亡故,迁来梁京投奔远亲。她一介孤女,远亲又只是一户普通小商户,委实难说一门好亲事。且她初来乍道,哪里认识什么适婚男子?若是有了卫家义女的身份,加上卫家的门路,多少会有更多不错的选择。这些话不用卫子嫣摊开说,柳玉儿也心知肚明。方才那番结拜姐妹的话,不过是迂回的说辞,教她不至于心生难堪。“怎么,怕我嫁不出去啊?”知她是一片好意,柳玉儿展颜一笑。“你看看你,自己成了亲还总想着和离,却还要让我嫁人,这是什么道理?”“我们情况不同嘛!”“有何不同?你既无法与晏公子日久生情,又岂能指望我与卫夫人张罗的陌生男子恩爱有加呢?”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回她身上了?卫子嫣嘴巴一撇:“柳姐姐还真会打太极。”柳玉儿咯咯一笑,看向舱外的粼粼水波,心生感慨。“这天地广阔,命运无常。即便同一条路,各人却有各自的旦夕祸福。也许我嫁人更好命,也可能不嫁人更开心。执意求来的,不一定是福,何不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