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烬海 > 第35章(第1页)

第35章(第1页)

“小先生!”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蜡笔画跑过来,“我画了您的画!您看,两只手是不是像浪里的星星?”叶君泽接过画纸,画里的手歪歪扭扭,却带着孩子特有的认真。他笑着点头:“特别好。这手啊,像在说‘我们一起’。”沈恪蹲下来,把小女孩抱进怀里。他的西装袖口蹭过孩子的蜡笔,染上一抹橘色——和二十年前叶母画室里的阳光,分毫不差。“阿泽。”沈恪抬头,“我们……把这幅画挂在画室最显眼的位置好不好?”叶君泽点头。他望着窗外的海平面,夕阳正慢慢沉下去,把浪花染成玫瑰色。他想起了母亲临终前的话:“阿泽,要做小太阳。”现在他终于懂了——所谓“小太阳”,不是照亮所有人,而是和自己爱的人一起,把日子过成光。“沈恪。”他转身,往画室走去,“今晚我们画《烬海》的续集好不好?就画两只鹤,一只停在浪尖,一只……”他回头,眼睛亮得像星子,“一只停在对方的手心里。”沈恪笑着追上去。他的西装裤脚沾着沙粒,却跑得比二十年前在画廊里追叶君泽时更快。风卷着桂花香涌进鼻腔,他听见叶君泽在前面喊:“沈恪!等等我——”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清脆的声响。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像两幅未完成的画,在风里轻轻摇晃,等待着被岁月慢慢填满。抉择画室的落地窗半开着,风卷着桂花香涌进来,吹得叶君泽膝头的邀请函簌簌作响。他捏着那封烫金信笺,指尖微微发抖——是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全额奖学金邀请,附带的推荐信里写着:“叶君泽先生的画作《烬海》系列,以独特的生命视角诠释了苦难与希望的共生,是近年来最具感染力的当代艺术表达。”“阿泽。”沈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茶香。他端着青瓷茶盏,袖口沾着叶君泽画室特有的松烟墨味,腕间的檀木珠串在阳光下泛着暖红的光。叶君泽转身时,看见他发梢落了片桂花瓣,正伸手替他拂去:“林晚说,这是你梦寐以求的机会。”叶君泽低头盯着茶盏里的涟漪。他想起昨夜在医院,护士说“叶先生的心脏指标已稳定半年”,想起沈恪每天清晨煮的桂花粥,想起他们一起在海边画过的《潮声》——画里的两只手,正托着颗即将跃出海面的星星。“我想去。”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巴黎有卢浮宫,有奥赛博物馆,有……”“有更好的画室,更顶尖的老师。”沈恪替他说完,将茶盏放在画架上,“我知道。”叶君泽抬头,看见沈恪眼底的温柔里藏着几分克制。他想起二十年前,在画廊里第一次看见自己的画时,沈恪站在画前发愣的模样——那时他说“这海的颜色,像被揉碎的月光”,而此刻,他的沈恪,正用同样的温柔,送他走向更辽阔的远方。“可……”叶君泽的喉结动了动,“你怎么办?”沈恪笑了。他走到画架前,指尖轻轻抚过画布上的《烬海》:“我陪你收拾行李。”他从抽屉里拿出个丝绒盒子,打开是枚戒指——铂金底座上熔着两半平安扣,红绳缠绕在戒壁上,“上个月托人去瑞士刻的,刻着‘君泽’两个小字。”叶君泽的手指一抖,戒指落在茶盏旁,溅起一圈涟漪。他想起昨夜沈恪翻他的画具箱时,偷偷把自己的画笔换成新的:“你总说旧笔涩,新笔顺手。”原来所有的“顺手”,都是他在替他铺路。“沈恪。”叶君泽抓住他的手,“你不是一直想回巴黎吗?当年你说,巴黎的冬天有真正的雪,能堆出和老桂树一样高的雪人。”沈恪的手指微微收紧。他望着叶君泽眼底的期待,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老宅阁楼翻到的日记本——叶母写的:“阿恪的梦想是去巴黎学画,可他说要等阿泽长大。”原来有些梦想,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我查过了。”沈恪从口袋里掏出张机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开学时间是十月,正好赶上你心脏复查。”他将机票放在邀请函上,“我陪你飞过去,租间带落地窗的公寓,楼下就是塞纳河。”叶君泽的眼睛亮了。他想起去年冬天在医院,沈恪翻着旅游攻略说:“等你好起来,我们去巴黎看雪,我给你画幅《塞纳河上的黎明》。”原来所有的“等”,都是他在替他攒勇气。“可……”叶君泽的声音轻得像片羽毛,“巴黎离月湾太远了。”“不远。”沈恪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渗进来,“我们的心,在哪儿都近。”他指了指画布上的《烬海》,“你看,这两只手,不管隔多远,都能托住同一颗星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