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彪心里惦记着这件事,第二天晚上去了一趟齐三太家,问了一下齐三太关于考公的事。
“你这消息挺灵通的,不过你已经离开了村委,这事别抱太大希望。”
刘二彪问:“完全没有办法吗?”
齐三太似乎有点为难,过了半晌才说:“不是我不帮你,确实有难处。实话跟你说吧,考公这事确实是真的,而且已经定了下来,不过名额有限,一共就几个!”
“考试的问题应该不是啥大问题,我有信心。”
齐三太摇摇头道:“你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村干部考公,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在我们开原来说还是头一遭,你能想通为什么吗?是我们的干部不够?还是各单位没有有能力的人,需要在村干部之中选拔?”
什么意思?似乎很难理解。
既然上面不缺人,也不缺有能力的人,为什么非要让下面的人上去?这样一想,刘二彪茅塞顿开。
既然这样,就说明下面还必须有人要上去,而且不一定是那么优秀的。
刘二彪突然想通了,就是为了这个人上去,才安排了这场考试。
这就跟什么定向培养,或者说特招是一个意思,按着指定的人制定出一个规则,然后再筛选一遍,最后现只有某个人恰恰是符合这个条件的。
刘二彪笑笑:“我懂了!”
“你懂了什么?”
“按图索骥,拿着照片找人!我承认,是我想的有点天真了!”
在齐三太这儿坐了一会儿,出门给冯云涛打了个电话,告诉自己放弃的事。
冯云涛听完,让他别放弃,如果真能考上,以后的事情再想办法。
冯云涛说有办法,那就肯定是有办法的,他家老爷子是老干部,家里人就在开原做官,而且还一个现在在铁岭当大官的姑姑。
“考不上的,哪怕真考上了,也有人能将我的底细翻出来。与其受制于人,还不如另寻出路,我已经想好了,打算干点别的。”
“那你有什么打算?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吱声?”
“暂时还不用,如果真有我不会客气的,晚上有空没,出来喝点。”
“今晚上有点事,改天吧!”
撂下电话,刘二彪上了车,在路过工地的时候,见里面有灯亮着,又下去坐了一会儿。
这是一间还没有卖出去的房子,里面堆满了工具,地上还有一个炉子,一个工人正围着炉子一个人喝酒。
“刘老板喝点?”
“不喝了,一会儿就走。”
正说着,王小蒙的电话又打来,问他真不知道谢永强要订婚的事。
“这事我还真不知道。啥时候的事?”
王小蒙说:“就我今天回来的时候看见了广坤,他在大脚市外面跟村民糖呢,见着我后追上来给我塞了一把糖,还特意交代我永强订婚的时候一定要来。”
“啥时候?”
“下月初三。”
“我知道了,你这会儿在哪呢?”
“我就在家里,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