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闹得动静太大,顾胤刚结束培训,俊辉就迫不及待走到了顾胤身边。
顾胤问:“怎么过来了?”
俊辉眼神示意了旁边有人:“没事,就是看你要结束了,进来接你。”
“走吧。”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
坐进车里,俊辉才迫不及待地说话:“阿胤,我们纪委又上班了,你看看小群的,胤丹今晚战绩可查!”
顾胤点亮手机,划开聊天记录,翻了一遍聊天。
很完善的一份证据,从截图到时间线梳理,再到证据链分析,密密麻麻的聊天记录看得他太阳穴直跳。
半晌,他抬眼看向驾驶座的俊辉,语气复杂:“你刚刚说纪委?”
“可不是嘛。”俊辉动车子,方向盘打了个弯,“你看她们这一套流程:从实时监测舆情,到扒出很早以前的旧帖做证据链。
再到控评引导舆论,这不就是虹姐说的‘舆情监测-证据采集-危机公关’的一条龙吗?”
平心而论,胤丹们确实极具危机公关的天赋,精准抓住了娱乐圈运作的核心——注意力经济法则。
她们处理这类事件时,总能拿出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无论是时机的把控还是内容的输出,都快、准、狠。
能在实时监控舆情动态的同时,还可以及时回应外界质疑,并补充相关证据。
再巧妙运用时间线梳理、对比图分析等可视化方式还原事件脉络。
再跟上同步放出视频片段、社交平台截图等素材,一套接一套的连环招,让对方接不住招的同时,还能一步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
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们风险控制和后续应对这块,也处理得很出色。
她们最开始的出点就选的很好,以“陈黎道德底线”为核心议题,巧妙避开了是不是针对个人的事上来,率先避免了陷入个人纠纷的口水战。
然后将曝光内容与公共利益紧密关联,将这件事直接定性为社会公德问题。
毕竟,出轨行为的负面影响越个人范畴,它触及了持久以来的社会伦理底线,更何况在名人效应的放大下,影响力不容小觑。
这种定位直接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也更容易引广泛的社会共鸣和讨论。
今晚的胤丹们,无疑是这场舆论战役中最忙碌也最关键的力量。
从雨橙小号的在群里可以了解到,节目上线前她们都在讨论如何拓展传播量,而一现有人捣乱,开始造谣,她们就开始收集证据了。
截止到o:o分,核心组、执行组,以及扩散组,就准备完毕了。
可以说一切都在高效运转了起来,每个组也在有条不紊地分配任务。
【接下来执行组和扩散组注意,主攻目标词条rapper陈黎出轨多名女子,点整准时启动,务必确保声量。】
她们还整理了九宫格照片——照片中的陈黎戴着标志性的鸭舌帽,与不同女子在各种场合亲密牵手、拥抱甚至亲吻。
每一张都直指核心,时间线的证据链也很清晰,很有说服力。
“六人定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的玩梗,而是真实影响力的体现。
就像这些真实的照片一样,身为名人的女朋友想秀恩爱很正常,不能在公众平台秀,那私下里的账号不就可以秀了吗?
各小组分工明确,还能有一个组实时播报战场数据:【今晚有好多综艺上新,各大平台的活跃用户预计比平日高出以上。
等这些综艺更新结束后,很多嘉宾团队肯定都会上线宣传,我们必须抢在九点半之前,趁这个流量高峰,将话题冲上前十,占据先机!】
事实上,胤丹们凭借自身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今晚成功将陈黎送上过三次热搜。
前两次的词条是rapper陈黎出轨多名女子、陈黎出轨多名女子。
热搜攀升度很快,确实让大众在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这个“瓜”。
然而,这两次的排名都没有到达她们的预期,热度还没冲到前五,就被对方公关压了下去。
她们人数再多,手再快,也难敌资本的力量。
也正是因为热搜被如此迅地“技术性”降温,把她们气得更狠了,也彻底点燃了斗志。
在冲击第三个词条时,她们几乎是火力全开,词条热度推高到了陈黎公司都感到肉痛,不舍得再继续投入巨资降热搜的程度。
只要是策略上也有所调整:前两次冲击时,她们主要是小号矩阵,以求稳妥和规避风险。
到了第三次,她们直接不顾忌了,用了很多权重高的大号。
这些账号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更强的平台推荐权重,使得黑热搜的爆度和传播广度呈几何级增长。
新的词条置顶,就是一位拥有o多万粉丝的大粉布的长文,内容翔实,情绪饱满,立马成为话题的引爆点。
一经上线,评论量不到o秒内直接过万,o分钟转量更是飙至o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加上前排评论和转的都是权重高的账号,整个热搜广场的热门内容几乎被她们屠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