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冰块倒是卖的挺便宜的,等再过个把月,江六也打算挖个深冰窖储冰。
菜馆这会儿还有不少客人,江六拉着板车走到门口,伙计迎了出来:“小江老板,你来啦,我们老板在后院,我去叫他。”
猪肉得赶紧冰着,这肉他们老板磨了人很久,才得了这么多,还得分好几斤给那胖子。
大林老板出来帮忙,对这肉赞不绝口,作为有两把刷子的老厨师,他的眼光自然比孙子更好。
人家这猪也不知咋养的,看着就得劲儿,正宗的粮食土猪,要说缺点也是有的,不够肥!也有点小!
粮食猪越大越好吃,七肥三瘦最佳,这样的肉无论是做回锅肉、把子肉、扣肉、烧肉,出来都是极好的品相。
被伙计安排到了风口,江六喝着冰凉茶,终于能大口出气儿了,太热了这天,赶上九河村最热的那几日了。
这天气养出来的魔鬼翻天辣,不得把人给辣出毛病?一会儿得去杂货铺定点儿辣椒苗,这苗种估摸着都有驱虫的效果。
自制的辣椒杀虫水,还真的挺厉害,能管三日不长虫,第四日的青菜上又会出现小蜗牛和粉蝶。
花光裤腰带的钱。
伙计没问人饿不饿,直接上了一大碗鸡汤银丝面,免费的小菜每样来一点儿,把辣豆子小吃换成了酥脆黄金豆。
鸡汤是诱人的金黄色泽,香浓醇厚,面条爽滑吸味,翠绿的菜芯点缀,令人食欲大增。
从后院过来的林老板,端着刚做好的冰碗,人这么老远给他送肉,他就是再抠也会好好招待。
吃了热汤面又吃冰碗,江六整个人都快飘起来,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换龙薯九号的苗子。”
薯苗不便宜,他要买改良过的苗子,最少也要两块一株,好在猪肉卖的价高,不需要额外付钱。
“行啊。”林老板完全赞同,这薯种虽然口感一般,但是公认的薯王,自身的性价比极高,出的苕尖儿也挺好吃的。
“种出来的苕尖儿卖我一半。”老抠的眼光很长远,龙薯九号是赈灾薯,长得可快了,有的地方两个半月就能挖,一年种三茬。
江六:…………
他的薯苗都还没见着,苕尖儿都预定出去了?
吃饱喝足谈完事儿,江六也要走了,还得去杂货铺买东西,林超打听明日有什么菜,他好早做打算。
“新菜只有山药和莴笋,我还得去地里挖呢。”
“对了,你要不要鲜木耳啊?没毒的。”上临村的人带了很多鲜木菌过来,那菌子比白云山的还要好,奶奶也晒了两簸箕,够家里吃整个冬日。
小绒毛的大鲜木耳没毒,那种黑的发亮根子很小的鲜木菌,必须得晒了再泡水才能去毒。
春季和夏季木菌品种会更多,冬日里就只得这两种,煮、炒、炖、拌都很好吃。
“要!”
一听这小子描述,林老板就知道是啥木耳了,薄黑茸,这木耳晒干的以前就要卖七十一斤,现在卖的更贵,要上百。
薄木耳又软又有嚼劲,最适合炖汤吃,也不知道那山上是啥风水宝地,咋出的都是精品,他都想跟着上山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