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临使臣递上国书,他们来得早,又经历了城门献俘,在驿馆里住着,皇帝又不召见,他们心中没底。
毕竟这次的战事是西临主动挑起,与南昭联合。
若是东夏不愿意和谈,或是狮子大开口,他们都得小心周旋。
南昭国的情况却有些不同。
原本南昭来的使臣是位二品官员。
但他们身侧还有一人,那人四十余岁,整个人气息内敛,好像与整个大殿融为一体一般。
那南昭的主使,对他恭敬有加,像个家仆。
南昭使臣也递上国书。
但是他们的国书和西临的不同。
看到国书上的内容,皇帝眼神有些变化。
他抬起头:“南昭使臣,这是何意?”
南昭使臣南宫崎行了一礼,说:“皇上,南昭对求和没有什么异议,只不过一个小小的要求而已,东夏人才济济,想必不会不答应吧!”
这位对他同和地者恭恭敬敬,几乎像是家仆的使臣,对东夏的皇帝,却倨傲得很。
皇帝脸色不好看。
南昭的使臣提了个条件。
和东夏签订十年互不侵犯约定,并每年进贡十万两白银。但前提是,他们想要来一场比武。
东夏胜了,这条件才会履行。而且,他们会出二十万两银子赎回被东夏俘虏的南宫廷及那几个将领。
东夏若败了,这进贡者易位,该东夏向南昭进贡十万两白银。那些战俘,直接送回。赎银自然也别想要一文。
每年十万两白银对于一个国来说,这数目不算大,但进贡便是低头。
你一个来和谈的,却提出这样的条件,皇帝的脸色能好看才怪。
这时,他旁边那人开口了:“东夏皇上,本座裴天笑。这个条件,是本座提的!”
众人:“……!!”
敢自称本座的,要么是狂妄无边,要么是有真本事。
看南临使臣那尊敬样子,应该不仅因为他姓着南昭的国姓裴,他的身份应该很特殊。
南宫崎介绍说:“这位裴先生,是我南昭宗室,但不在朝堂,是我南昭的武道宗师。”
武道宗师啊,难怪。
至少要到天阶的强者,才能称为武道宗师。
比如东夏的厉煦阳。
想必这位也是!
这时,裴天笑又开口了,语气淡漠,他的目光看在坐所有人,都像看着什么物件,漠然得好像什么都没放在眼里。
那种高高在上俯视一切的感觉。
他说:“本座祖上尊讳裴向霆。”
裴向霆三个字一出,许多老臣都安静了一瞬。
皇帝也是脸色微变。
东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劲敌。
他手下有龙将。但那劲敌有个弟弟,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兵法出众。
两方势力打了十几场,每次都各有伤亡。
当时天下群雄逐鹿,各方势力并起。
若是他们再继续缠斗下去,只会让渔翁得利。
于是,他们约定,由东夏开国龙将与那位裴向霆比试一场,若是裴向霆胜,东夏让出三城之地;若是开国龙将胜,便与对方分江而治。
两方兵力不再互相消耗。
这是个互利的条件,两方都答应了。
一场比武,惊心动魄,打了两天方才分出胜负。
裴向霆输了。
两方都信守承诺,裴氏军队退到江那边。
后来,天下四分,裴氏建立南昭国,高祖建立东夏国。
而那惊天动地的一战,现在还有些说书先生津津乐道。
这件事还记在东夏皇室密札里,历代的皇帝更是不陌生。
裴天笑说:“当年,先祖输了,曾与贵国龙将约好,后代子孙,必来挑战。本座,先祖的第四代孙,奉先祖之遗命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