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炒鸡下锅的时候,门口也传来了动静。
“小杭,我们回来了!”杭景书听见声音从厨房探头,就看到于丽红扶着门让严爷爷严奶奶进来。
“回来的正好,一会吃饭”,杭景书动作快,回来才四十分钟就把菜做的差不多了。
粉蒸肉是早上就准备出来的材料,现在的鸡都是军队农场养的,有份例的时候就送过来,新鲜又健康。
公鸡可以做烧鸡,炒鸡各种鸡,要是老母鸡的话最好就是煲汤。
吃饭的时候杭景书才知道这件事最后怎么解决,有妇联的人出面,黄大婶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甚至还被出了月子的儿媳妇,当着大家伙的面,狠狠的诉了一顿苦。
这下大院里的人都知道了,黄营长他妈,不仅月子里苛待生了双胞胎的儿媳妇,还总是让保姆干脏活重活。
于丽红说八卦的时候向来兴奋,“这下更没人去他们家干活了,累死那个老太婆!”
可杭景书想到的是,钱桂美在黄家,恐怕是做不久了……
—————
时间如流水缓缓而过,杭景书在严家按部就班的干活。
不过这次改成了上午织围巾,下午看书做题。
学会自行车之后,杭景书还去农贸市场去过几次,买了新鲜的鸡肉和鱼,还有很多本地的吃食。
其实严爷爷吃不惯的,只是本地有些菜的偏甜口味,在杭景书些许改良之后,有些汤锅也能接受良好。
上辈子在齐家,杭景书被逼的南北菜系都有所涉猎,甚至为了南方的儿媳妇还特意报了烹饪班,一切都为了家庭服务。
鲁菜经典源远流长,本地菜系也多和鲁菜有关,只不过更适应本地口味。
菜品的灵魂不在于按部就班,而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时间缓缓来到9月10号,杭景书这天从农贸市场回来,就被门口保安亭里的人叫住。
“严家的小杭是吗?有你的信。”杭景书一听有自已的信眼神就亮了,看到是从京市寄过来的后,心情更加雀跃。
“好嘞,多谢您!”
“不用客气!”
现在杭景书骑自行车的技术已经得到了认可,距离近的地方,她都是骑自行车去。
既能锻炼身体,还不用闻汽油味,还能放空心神,杭景书觉得骑自行车是释放压力比较好的方式。
等到了严家,杭景书拎着菜到厨房,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杭成刚给自已写的信。
信中说他一切都好,大学里老师们都很专业,很多先进的东西让杭成刚求知若渴。
而且一再嘱咐杭景书,千万不要放下学业,外面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要坚持本心,才能一路向前。
杭景书捧着信双目微红,这辈子哥哥能够走入校园,也算是圆了自已一桩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