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杭大妞就已经和妹妹定好了名字,回去的路上正好告诉还在孕中的杭二妹。
这年头身份证还是手写上去的,帮着写名字的是村里的书记。
一个村住着,谁家的大黄狗都知道叫啥名,写起来又快又好。
有些个叫大柱,二狗嫌不好听的,还有现场给起名字的。
村里人不多,很快就排到了杭家四口人。
由于大姐二姐都已经嫁人,杭家只剩下一个小闺女。
村里人都认识,见到人就要往身份证上写名字。
杭黑妮赶紧开口,“叔,我要重新写个名字,叫杭景书!”
她变了!
这名字是昨天杭景书和杭成刚还有杭大姐一块商量出来的。
书中都说杭州风景美如画,自家人姓杭,索性就重新给姐三个都取了名字。
大姐杭景美,二姐杭景画,再加上一个杭景书。
比大妞,二妹,黑妮的名字好多了。
杭景书还想给王四兰也改个名,她说啥都不同意,“这名都叫四十来年了,可不改了。”
不管杭景书和杭成刚怎么劝,老夫妻俩都决定不改名。
农家少闲日,现在土地归自家,杭家夫妇更是一会也不闲着。
在家休养三四天,杭景书照镜子看脖子上的勒痕都消干净了,整个人精神气也养回来了,十分满意。
房前屋后都种上东西,红薯、土豆、黏玉米,田埂边上还得顺着栽些葱。
杭景书心里惦记着杭大姐说的事,看王四兰忙着摘豆角,杭景书也凑过去帮忙。
“妈,这周日我就去大姐介绍的地方去试试”,杭景书手里摘豆角,和王四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王四兰看闺女突然变乖懂事,心里那股愧疚倒更重了,总觉得小闺女在强颜欢笑。
她犹豫着说:“妮,那保姆净是伺候人的活计,要不等开春,妈再给你找份工作吧。”
杭景书明白王四兰的意思,抬眼笑盈盈的劝王四兰:“妈,我信大姐,再说现在高中毕业也不好找工作,我先去试试。”
杭景书心里的打算是,靠当保姆这几年多赚点钱,然后再参加高考。
大学是肯定要上的,这口气她一定要蒸上去。
而且这年代的大学还包分配,上辈子自已除了做饭根本没有一技之长,当保姆毕竟不长久,上大学还能积累人脉。
以后学历就是敲门砖,杭景书在三四十想找工作的时候,没少因为高中毕业的文凭吃亏。
别看现在高中文凭好像很厉害,等祖国发展起来,大学生只会越来越多。
杭景书看向远处山间景色,层山叠翠美景悠然,可想要从这里走出去,却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