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 4050(第10页)

4050(第10页)

这哪里是久别未见的父子相聚,反倒像是晚辈拜会素未蒙面的长辈远亲。

来别院养伤只是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但是来了之后,祈瑱才发现一直被自己刻意忽略的现实。

自己是有正妻和嫡子的。

哪怕再不放在心上,再没有感情,他母子二人是确实存在的。而不知不觉间,这个早被自己遗忘的儿子,竟已长这么大了。

祈瑱想着祈彦那俊秀的面庞,澄澈的眼睛,心中滋味莫名。

他并曾将这个儿子放在心上过。即使他是自己的嫡长子。

当年卫王齐王相争,赵阁老为首辅,他一力支持卫王,将齐王逼得几乎无处存身。无奈之下,齐王殿下也只能韬光养晦,示卑弱以外人,以诚孝待天子,终获陛下同情,扳回局势。

只是堂堂天潢贵胄,被臣下如此凌迫,焉能不恨。

旁人只知道齐王殿下虚怀若谷,对赵阁老不计前嫌。只有他们这些心腹之人才清楚,殿下对赵阁老及其一脉官员有多痛恨,多厌恶。

所以他当年求娶程嘉束,便显得他为齐王殿下分忧、不计得失之心,格外赤诚。

也正因为此,他不喜欢程嘉束,不曾刻意表现,但也从不遮掩。

便是程嘉束有了儿子,他也不觉得,让一个身有程家血脉的孩子,继承祈家,是个好主意。

或许齐王殿下,将来的陛下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但是他却不愿意冒险。

他殚精竭虑,这几年南征北战,浴血厮杀,为的就是承继祖父之志,光耀门楣。他不容许自己大业的道路上有一点点风险,一点点失误。

对于祈彦这个儿子,他一直的打算便是,待他长大后,给他一笔资财,叫他自立门户,也就是了。

至于继承人,若殿下来日得登大位,他什么样的贵女娶不到,哪里需为继承人发愁?若殿下于大位无望,一家子老小的性命都难保,也不必再谈什么继承人。

只是,他从来没有想到,这个自己不曾在意过的孩子,竟然长成这样。

这样俊秀,这样伶俐。

祈瑱叹息一声,抛开这些杂绪,闭眼休憩。

第47章第47章祈瑱的打算

一片忙乱之中,别院侧门悄悄打开,两辆毫不起眼的马车无声无息驶入别院。一个青衣管事并一个背着药箱的大夫被常顺迎进内院。

那大夫看过祈瑱的伤势,重新上了药,开了药方,把带来的药材挑捡包好,叮嘱好常顺按时给祈瑱服药。又给受伤的亲卫们看了伤,开了药。便留下两车药材与财物,与同来的中年人再次悄无声息地离去。

常顺拎着一包药,来到灶房。石婶与杏姑两个一个和面一个烧火。别院里这上下几十口人吃饭,直把石婶与杏姑两个忙了个底掉。

常顺扬扬药包,问:“石婶子,有那闲着的灶给我一个,我给侯爷煎药。”

石婶忙得脚不沾地的,哪有功夫应付他,便道:“灶上都蒸着饼子呢。不如你去夫人的茶水房那里煎药,倒比在这里方便些。”

也不待常顺回话,吩咐杏姑:“杏姑,我这一手的面,抽不开身,你领常管事过去煎药。”

又叮嘱:“我记得夫人茶水间的煤也得换了。你煎药前记得先换煤!”

常顺便道谢:“多谢石婶子,劳烦杏姑姐姐。”

杏姑抿嘴一笑,起身掸掸身上的灰,去柜子里取了个小药鼎,领着常顺去了夫人院子的正堂。

正堂中间壁上挂着花鸟牡丹图,两边是条幅,中间摆着个八仙桌,两边摆着几把椅子,也是寻常正堂的样子。两边却有两个小门。杏姑带着常顺进了左边的小门,里面便是一个狭长的隔间。

常顺一进来,便习惯性地把这隔间里里外外扫视一遍。

这隔间本就是从正堂里侧隔出来的,是个颇为狭长的内室。里侧靠墙的地方是一个长条台子,不过两尺左右宽,勉强及腰的高度,却从左墙到右墙,占了整个隔间那么长。

长台子最左边是个水池子,上面还装着个水龙头。这东西常顺在灶房里见到过,也见到过石婶用这个取水,一拧水便流出来了,极是方便。

常顺自己在灶院里洗手时也用过,当时几个亲卫都稀罕得不行,反复地拧来拧去地试。

水池右边过去便是个长长的平台,上面放着个托盘,托盘里有茶壶杯盏。再过去便是两个灶眼,用的是近年来常见的蜂窝煤。

这两年京里渐渐兴起了这所谓的蜂窝煤,因简单好用,不少人家都不用煤饼,改用这个。侯府灶房里也有蜂窝煤炉子,故而常顺倒是认得。

再过去,就是个架空的台面。常顺一眼扫去,见台面下面还放着个小炉子和一个草编的筒筐。最右侧靠墙的似是木制的大箱子,顶上还有盖。

杏姑从台面下面拿出一个煤钳,掀开右侧箱子的顶盖,原来里面放的全是一块块摞得整整齐齐的蜂窝煤。

杏姑拎起一个灶眼上的水壶,放在一边,给里面换了新煤,把换出来的废煤块放在地上,又把地上原有的一块已凉透了的废煤夹进草筐里。

常顺了然,这新换下的废煤还带着火,自然要先放在地上凉透了才能放草筐里。

杏姑换好新煤,便拿出药鼎接了水,把药放进去,开始煎药。

又拿了抹布把台面擦干净,擦完又去扫地上的煤灰。常顺见她做事干净细致,倒是生了几分好感。

杏姑收拾完,也不抬头看常顺,只垂首道:“常管事在外头正厅里等着便是。我先回灶房了,药炉子就劳烦您看着些了。”

常顺笑道:“我知道,辛苦姐姐跑这一趟。”

他是祈家小厮出身,自小在大宅门里长大,见了丫头媳妇们,好听话说起来不要钱样一串一串的,姐姐长姐姐短的更是张口就来。

只杏姑一个乡间村妇却没有见过这阵仗,听这一声姐姐,脸登时便红透了。胡乱福个身便逃也似地走了。

常顺笑笑,环视一周这茶水间,确实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便自己在正屋找张椅子候着,只时不时去茶水间里看下药炉。

正闭眼养神间,听到一侧内室传来铜铃声。他赶紧起身到内室门口问:“侯爷有什么吩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