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天下豪商 > 第六章 潘巧莲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

第六章 潘巧莲求收藏求推荐(第1页)

&esp;&esp;“那她怎么说?”&esp;&esp;武好古提问的时候顺便吸了口气儿,努力将自己对潘巧云的爱慕之情压了下去。&esp;&esp;这份浓浓的情爱是属于原来的那个武好古的。潘武两家的门相公在横山连年兴兵筑城,逼得西贼快没路了,眼见着就要狗急跳墙,所以枢密院就下令上四军戒备了。”&esp;&esp;西贼就是西夏。章相公则有两个,一个是宰相章惇,一个是章惇的堂兄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章楶。西北的大事则是在二章主持下的宋军对横山地区的持久攻势。&esp;&esp;横山位于后世的陕西省北部,横亘千余里,地势险要,是西夏进攻宋朝的最前沿基地。横山若为西夏所有,大宋的陕西六路和河东路西北都就随时可能遭到西夏军的侵扰。&esp;&esp;而横山一旦为大宋所取,西夏不仅会失去东进南下侵掠宋地的大据点,连自己的根本之地兴庆府也会暴露在宋军的兵锋之下。&esp;&esp;虽说从横山到兴庆府之间还有四百多里的沙地荒原,也不是那么容易打过去的。而且兴庆府还有黄河天险和坚固的城防可以倚仗,不大可能很快被北宋攻陷。&esp;&esp;但是失去横山的西夏在战略上就将陷入全面的被动,不仅无法通过劫掠宋地获得财富补给,而且还必须在兴庆府的布防上面投入大量资源,今后的日子可就更难过了。&esp;&esp;所以执掌西夏的小梁太后(西夏历史上出过两个梁太后,现在当政的是惇就在几日前下令诸军备战。&esp;&esp;“现在就怕捧日军真的给派上战场……”冯二娘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忧心忡忡。&esp;&esp;捧日军号称禁军精锐,但是冯二娘这样的“老开封”岂会不知他们的底细?真要上了战场,哪里是如狼似虎的西贼的对手?要是潘大官人为国尽忠了,那武家唯一的靠山可就没有了。&esp;&esp;“这次该不会让潘大官人他们上阵的,”武好古摇摇头,“章相公就是让捧日军做个样子,打仗有西军精锐就行了。而且西贼这些年没落得厉害,横山之役是输定了。”&esp;&esp;武好古前世研究过宋徽宗时代的中国历史,也知道一些哲宗朝的大事。因此晓得眼下将要开打的是第二次平夏城之战,西夏的小梁太后很快就要兴兵四十万来犯,不过等待这位西夏太后的却是一场致命的惨败。&esp;&esp;冯二娘轻轻点头:“只要潘大官人没事就好了。”&esp;&esp;……&esp;&esp;开封城外,汴河之上,碧波滟滟。&esp;&esp;一艘画舫缓缓在河上行过,隐隐约约可以听到,画舫中传出的渺渺依稀的丝竹之音。历经白日轴轳相连的喧嚣之后,夜幕降临,汴河就变得格外优雅。晚风徐徐,歌舞声声,让人格外舒心。&esp;&esp;一个高大魁梧,肤色白皙,蓄着络腮胡子的壮汉正坐在画舫之内。他脸色惨白,没有半点血色,也无心欣赏汴河美景和家伎的演奏。&esp;&esp;“都散了吧。”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响起,一个白衣少女飘然而入,挥手让正在演奏的女伎退散,然后笑盈盈坐在了那个高大男子的对面。这白衣少女生着长娇俏的瓜子脸,下巴上还有颗小小的美人痣,正是武大郎脑海中的潘巧莲潘十八姐。&esp;&esp;“十八姐啊……你十一哥我今天可是吃了大苦痛。”男子说话的时候,一只手还在后腰处轻轻揉着,似乎是受了点伤。&esp;&esp;潘巧莲格格一笑,“你一个捧日军的指挥使,将着数百精骑,骑个马居然还跌下来闪了腰,要是真上阵和西贼打可怎么办啊?”&esp;&esp;原来这个高大男子就是潘大官人,大宋禁军精锐上四军之一的捧日军相公还没糊涂到那种地步。”&esp;&esp;潘大官人说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esp;&esp;潘巧莲眉头一蹙:“明日还去军营么?”&esp;&esp;“不去,告了假,总可以修养几日。”&esp;&esp;潘巧莲点点头:“十一哥,冯二娘今天到铺子上来了。”&esp;&esp;“哦。”潘大官人轻轻转动手中的琉璃酒杯,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esp;&esp;“十一哥,今日傍晚,王驸马府上的小吏高俅出面帮了武大郎……莫非王晋卿也要插上一脚吗?”&esp;&esp;潘大官人看了看妹妹,沉吟半晌后点点头道:“那还用问吗?若不是王晋卿看上了武家手里的重宝,那姓高的小吏怎会出头?”&esp;&esp;“重宝?”&esp;&esp;“起码是隋唐名家的东西,”潘大官人说,“五代和本朝的宝贝还不至于让王晋卿眼热。”&esp;&esp;“隋唐名家?难道是吴道子的真迹?”&esp;&esp;潘大官人眉头轻轻一扬,“十八,你是不是知道什么?”&esp;&esp;潘巧莲扫了哥哥一眼道:“奴也是猜的,武总之(武宗元)喜欢吴道子的画是出了名的,如果武家能有重宝,多半就是吴道子的真迹了。”&esp;&esp;“哦。”潘大官人笑了笑,“若是真有,还是赶紧献出去为好。王晋卿想要就给他吧……他和端王亲近,将来或有时来运转的一天,到时候总能给武大郎弄个画院待诏,未来兴许有出职为官的机会。”&esp;&esp;端王就是赵佶,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也就是历史上的宋徽宗。开封府的贵族圈子里的人,大多知道他和驸马王诜关系亲密。&esp;&esp;“时来运转?”潘巧莲仿佛从哥哥的话语中听出了什么,“难道官家他……”&esp;&esp;潘大官人摇摇头,只是轻轻一叹。&esp;&esp;官家赵煦今年只有二十多岁,可是身子骨却孱弱得很,还好色纵欲,恐怕不是长命之人。可这位爱好美色的官家却子嗣艰难,后宫一大堆的妃嫔只为他生五个儿女,其中只有一个儿子,只三月就夭折了。而四个女儿中也有一位也早夭了,现在只剩下三位公主。&esp;&esp;而且自从绍圣三年(1096年)刘皇后怀上懿宁公主之后,宫中便没有妃嫔美人怀孕的消息,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所以开封亲贵圈子里面的人物,都在关注官家的几个弟弟。&esp;&esp;赵煦是神宗皇帝的第六子,往下七八十三个皇子没长大就夭折了,还有一个老九申王赵佖是个瞎子,所以神宗第十一子端王赵佶就是如今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esp;&esp;“若是如此,倒是该把画献给王驸马。”潘巧莲蹙着秀眉,“可如果武家真没有这样的好东西,那可如何是好?”&esp;&esp;潘大官人一笑:“如此,武家便保不住了。”他看着妹妹,“这样的事情,在潘楼街上可不是没发生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