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重生之我是我二大爷 > 第110章 记忆深处的砂砾(第1页)

第110章 记忆深处的砂砾(第1页)

&esp;&esp;方才陈树林的一番遭遇,李宪实实在在的看在眼里,说不生气那是假的。&esp;&esp;但是他同样知道,面对八百多个职工,什么道理都说不出来。&esp;&esp;他只能找管事儿的人。&esp;&esp;好在之前在北林纸厂最难的节骨眼上,李宪带来代工业务让众人吃一阵子饱饭,令职工们对他的印象不错。外加上这么多天看着之前比北林纸厂混的还差的新浪纸业生意火爆,还有三分威信。&esp;&esp;不管什么年头,对有本事的人,人都高看三分。&esp;&esp;分开黑压压的人群,李宪大步带着身后几人到了厂区办公室。&esp;&esp;办公室里,李宪先是仔细的询问了赵栋梁几人北林纸厂目前产权转让的情况,当得知目前区里已经和大庆一家造纸厂展开接触之后,他的眉头拧了起来。&esp;&esp;时间,很紧迫啊……&esp;&esp;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偏向重工业,但是计划经济时代,地方供应地方,所以类似纸厂这一类的满足人民生活日常消费品的企业也是不少。&esp;&esp;其中,北林绝不是规模最大的。&esp;&esp;看来,是有人已经动了这个心思,并且已经付诸行动。&esp;&esp;想到这里,他没了继续和职工们掰扯的心思。&esp;&esp;回过神来,直接对赵栋梁等人问道:“上一批订单的代工费,花的差不多了吧?”&esp;&esp;李宪这么一问,赵栋梁等人的脸红了。&esp;&esp;厂里职工口袋里没钱,自己吃饭是一方面,都是有家小也不能饿着。这二十多天以来,厂子明是做八百五十人的饭,可是实际上却管着快两千多张嘴。&esp;&esp;第一批的代工费早就已经花完,现在厂子花的是新浪第二批代工费,就连这,也只剩下一万多块钱。&esp;&esp;在厂里组织人手去区政府闹的时候,工会里面的老职工已经商定缩减食堂供应,尽量利用剩下来的钱维持吃饭问题,然后脱产跟区里打持久战。&esp;&esp;看到赵栋梁脸上的尴尬,李宪猜中了个七七八八。&esp;&esp;“呵。”他将胳膊抱在了胸前,道:“你们去讨说法,我没意见。这是你们厂的家事我管不着。可是你们现在停工,给我们新浪纸业造成了损失,这可不行。现在我要求你们立刻恢复生产,否则,我立马就到法院去起诉你们违约,追回之前交付给你们的代工费。”&esp;&esp;听到李宪要起诉,而且要追回厂子里的吃饭钱,几个工会的负责人慌了。&esp;&esp;就在几人欲言又止的时候,李宪提醒到:“你们这里无故停工,给我们厂的信誉和利益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今天开工,并且保证日后稳定供应成纸。没说的,我既往不咎。但是……如果还继续这样,作为目前北林纸厂的负责人,你们四个是要负责任的!这笔账,我肯定要跟你们算到底。”&esp;&esp;“我说到做到。”&esp;&esp;末了,在四个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职工脸上浮了层惶恐时,他补了一句。&esp;&esp;这一句,将四人惊的一哆嗦。这年头虽然打官司不再稀奇,可是对于一辈子没进过法院的人,威慑力可不小。&esp;&esp;说完这些,李宪也没有继续逼迫,只是抱起了胳膊倚在办公桌旁,看着四人陷入了争论和嘀咕之中。&esp;&esp;不大会儿的功夫,和李宪有过渊源,算是熟人的赵栋梁表了态。&esp;&esp;“李厂长,这都好说,都好说……我们现在就出去组织,今天保证开工!这总行了吧?”&esp;&esp;李宪伸出手指,提醒到:“不仅仅要开工,而且……要将之前滞后的的订单给我赶出来!”&esp;&esp;赵栋梁几人面色一苦,“可是李厂长,这样的话我们的人手可就都得陷在这儿了,上访的事儿可咋整?”&esp;&esp;面对这个问题,李宪微微一笑:“这好整。”&esp;&esp;“我替你们去探探风!”&esp;&esp;想到这几天素来对纸厂支持有加的伍思田避而不见,而之前解决厂子吃饭问题时,李宪和这个区书记似乎处的挺好,赵栋梁等人眼前一亮。&esp;&esp;“那行!那就麻烦李厂长替我们带个话!”&esp;&esp;“对,就说纸厂如果不把职工们的安置问题整明白了,休想让我们交出厂子!”&esp;&esp;……&esp;&esp;厂区里,经过一番动员和解释之后,特别是说了李宪将要去区里替纸厂职工反映问题之后,赵栋梁等人成功的将职工们劝回了车间。&esp;&esp;一个小时之后,已经停工了一个星期的车间的生产线轰隆隆开动。&esp;&esp;看到厂里的风波暂且定下,李宪在交代了陈树林,令其打电话给透笼那边的渠道商挨个打电话安抚后,只身前往了区政府。&esp;&esp;去了区里,李宪直接说自己是看到了报纸上面关于北林纸厂产权转让的的公示过来的,又消耗了一条回来时徐茂和硬塞到包里的万宝路之后,轻易的就问出了伍正思的所在位置。&esp;&esp;那是区宾馆的一间客房。&esp;&esp;当李宪来到区宾馆的时候,恰好遇见袁大庆陪着一人往外走。见二人没有注意到自己,李宪赶紧躲走到了大厅的饮水机前,背对二人。&esp;&esp;“周经理,我觉得职工方面你可以适当的让一让……不然区里也没办法……”&esp;&esp;“是不是没点炮……”&esp;&esp;“这不是点不点炮的事儿,刚才伍书记不是说的很明确了吗……作为试点……”&esp;&esp;与二人错身而过的功夫,李宪就听到了几句残缺不全的私语。&esp;&esp;见二人快步走出宾馆大门,李宪心中稍定。&esp;&esp;嗯……看来还没谈成。&esp;&esp;李宪的到访,让伍思田很是意外。&esp;&esp;伍正思在这里办公,其实也是无奈之举。这些天因为纸厂产权转让的问题,职工们闹得很凶。第一次他亲自接待,差点儿没让纸厂里面的老职工给损成孙子。&esp;&esp;没有提前和职工们接触就将发布了产权转让的昭示,已经让他这个纸厂的老领导在职工心里的地位一落千丈。&esp;&esp;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市里面的要求是对产权转让事宜要尽快落实,摸索总结。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先行和职工们沟通,等他们同意产权转让是不现实的。&esp;&esp;被逼无奈,伍正思只好心一横换了个地方,眼不见为净。&esp;&esp;将李宪引入客房之后,伍正思倒了杯热水,询问李宪来意。&esp;&esp;李宪没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北林纸厂的事情,只是说自己这段时间在外地,得知厂里闹罢工,才急忙回来找伍正思解决。&esp;&esp;这样一来,话题就直接落在了北林纸厂的改制之上。&esp;&esp;伍正思一肚子的苦水,面对前来“寻求帮助”的李宪,直接倒了出来。&esp;&esp;从交谈之中,李宪了解到目前社会上已经有一些对纸厂感兴趣的人与区里进行了接触。但是要么就是对区里对厂子500万的估价不满意,要么就是对职工的安置问题有较大分歧。&esp;&esp;区里的意见,是尽量让接手北林纸厂的单位或个人保留这八百多个职工。但问题是,几乎所有与之接触的个人或单位,都不愿保留。&esp;&esp;为啥?&esp;&esp;因为国企职工目前实行的还是那套“铁饭碗”的劳动合同,类似北林这种规模的厂子,里面职工的构成成分和关系特别复杂。&esp;&esp;任何想接手厂子并想盈利的企业,对这样的员工结构都接受不了。&esp;&esp;想想看,谁喜欢去管理一个八百多人一个抱成一团,沾亲带故的企业。这样的企业,管理起来得有多难?&esp;&esp;这是伍正思着重说的,但是在交谈之中,李宪也从字里行间之中,提到了其他的一些问题。不过相对于职工和纸厂资产两个大方面,倒是不足挂齿了。&esp;&esp;看着伍正思脸上难掩的苦色,以及无能为力的无奈,李宪砸了咂嘴。也没多说什么,便告辞离去。&esp;&esp;区政府旁边的胡同的一家电话亭前,李宪难得的拆了包烟,就在亭子下面吞云吐雾了起来。&esp;&esp;北林纸厂五百万的估值,很明显是高了。倒不是说不值当,按照纸厂现有的设备,厂房场地来算,这个价位还比较中肯。&esp;&esp;可问题是,手里有五百万,李宪才特么不会去接北林纸厂。&esp;&esp;不划算。&esp;&esp;可是另一方面,目前对于新浪纸业的发展来说,一个稳定的,足够支撑发展的产能,迫在眉睫。&esp;&esp;想的入神,燃烧的很快的万宝路将李宪的指尖烫的有点儿疼,他随手将烟头扔在了地上,用脚踩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