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土豆在这一点上的确要更费神。
今日是个大晴天,小萝莉特意穿了一身圆领袍,将前襟折在蹀躞带上,挽了袖子也跟着一起蹲在田间忙活着。
土豆的地上植株部分此时已经几近完全干枯,农户们小心顺着根茎挖开,等到靠近薯块的地方,就弃了农具,用手一点点刨开周边的土壤。若是锄或铲子兜头下去损伤了薯块,这东西就容易害病,变得不好储放越冬了。
兕子一双小手奋力地挖呀挖,很快,身边就垒起了一座土豆小山。
前阵子下过连阴雨,因而刚挖出来的土豆上头还带着不少新鲜的泥土。兕子的手摸了土豆又抹脸,很快就变成了一只黄泥脸的花猫。
松萝没忍住,“吭哧”一声笑了,连忙掏出巾子给她擦一擦:“公主,宋管事方才不是说了嘛,明日再忙活一天土豆就都挖完了,哪里用的上您亲自下场。婢子先陪您回宫去吧,也好早些给陛下和皇后娘娘尝尝鲜?”
这话倒是说到小兕子心坎上了。
她一直惦记着给阿耶阿娘尝尝土豆,也期盼着能凭这份亩产五千斤的主粮,叫阿耶能考虑考虑,明年春天就在大唐十道尝试种一种这种作物。
为了完全收买李二陛下的胃,小萝莉在回城的路上,还特意找系统要了些土豆的菜谱。
于是,次日的内宫尚食局再度热火朝天忙碌起来。
鸡汁土豆泥,土豆炖鸡块,干锅辣椒土豆片,酥脆的炸薯条……这一道道或烤或煮,或煎或炸的新菜品,叫杜尚食连同手底下的小宫娥们眼花缭乱,险些没赶上陛下往日用膳的时辰。
主要还是那炸薯条费了一番工夫。
现切的一指宽土豆条,裹了盐和醋浸泡之后,下水煮到透明状态捞出。这东西过凉水之后,加了白糖抓拌均匀,就可以下锅开炸了。
杜尚食叫人仔细按照公主的吩咐,复炸两次,果真酥脆油香!
除此之外,还得配上炸薯条专用的番茄酱。几个新鲜的番茄,加入扬州新贡的糖霜(冰糖),数滴晋阳老家的柿子醋,就能熬出浓郁酸甜的番茄酱了。
这些新菜很快就被宫娥们呈到了立政殿内。
李二陛下才下朝过来,听说女儿要给他们惊喜,还跟长孙皇后开着玩笑:“前几年,兕子叫咱们尝了一顿南瓜宴,又单独给朕搞了个玉米宴出来,这回只怕是她那个什么土豆丰收了,要咱们试试菜品呢。”
长孙皇后笑起来:“陛下还真是猜对了。不过,兕子说这回的东西定然叫陛下大吃一惊,予便有些好奇,想要跟着开开眼了。”
帝后二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摇头笑起来。
实在是兕子这孩子太好猜了。
每回有了好吃的,她巴不得把兄弟姊妹全都招呼过来,一起享用。但凡只寻了李二陛下一人的,恐怕都……不是那么美味。
李二陛下挑着眉梢,瞧一眼姗姗来迟的兕子。
嚯,小丫头片子还没睡醒,迷迷糊糊的穿着一身红黄相见的破裙,蹬着皮靴就跑过来了,头上簪花似乎还未戴齐整,叫松萝追在后头好一阵揪心。
好在,李二陛下并未苛责,而是揉了揉兕子的发顶,将人护在身边坐下:“人都到齐了,就说说吧,今日又弄出什么幺蛾子啊?”
兕子打个哈欠,不满地嘟囔:“才不是幺蛾子呢。这些薯条杜尚食可只炸了一点点,兕子怕不够阿耶阿娘吃,都悄悄的没告诉城阳她们呢!”
哼。
以臭耶耶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二陛下被女儿的小表情逗笑了,揪了揪她的脸颊,连忙就去尝方才说的薯条。
兕子见状,还贴心地给他们演示了一下蘸着番茄酱的吃法。
热乎乎的薯条蘸着酸甜的番茄酱,在口中发出酥脆的声响。李二陛下一个不留神,就接二连三地吃起来,甚至还隐隐觉得十分解压。
一家三口的用膳气氛愈发闲适放松。
兕子等着他们都吃得差不多了,才暗戳戳凑上前问:“阿耶,你觉得兕子这个亩产五千斤的土豆怎么样呀?”
李二陛下边吃边问,心中早已为之震撼,面上却还要装作淡然地瞥一眼女儿,笑道:“还算不错。怎么?又想问阿耶要赏赐了?”
兕子连忙摇头,从月牙凳上站起身,一脸正色请示:“耶耶,这是能填饱肚子、也能做菜的粮食。兕子今秋攒了许多许多种子,等到明年春天,大唐的百姓们都种下去了,就能吃饱肚子吧?”
“到那时,耶耶和阿娘就不会再叹息了。”
李世民尝着烤土豆的手下一顿,不禁再度为自家的漏风棉袄所感动。
……
一晃眼,贞观十二年的除夕夜翩然而至。
今年是个暖冬,至今未见一场大雪。李二陛下忧心明年春日里的农田状况,已经开始认真考虑起兕子的建议。
土豆这东西产量大,易种植,熟的也极其快。只需注意不要大片种植,也不要连作,与玉米、棉花等作物套种,便可以免除最大的病害烦扰。
实在是一种很适宜推广种植的作物。
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着。
只是到了贞观十三年的正旦这日,大朝会上又出了两桩意外。
一是高昌今年的朝贡依旧选择缺席,对李二陛下派去的使臣分毫未曾理会,显然,是有了一拍两散的心思;
二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听闻突厥、吐谷浑都尚了大唐公主,也派遣使臣随冯德霞来朝①,以吐蕃重金宝物请婚,意欲尚晋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