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 > 8090(第7页)

8090(第7页)

林珍差点哭出来,今越也没想到她那么能吃啊,她已经吃了三个了,以为以她那副小身板就不吃了,这才分给其他同学的。

“哼,我人是小,但心眼可不小,你别诬赖我。”

很快,下课铃一响,俩人挎上书包,里头装着哐当响的饭盒,以最快速度奔向食堂,干饭!

别看她俩身板小,但速度着实不慢,几个男同学只能看着她们背影狂喊:“两个女同志,等等我们!”

“不等——”

“那给我们占个位置,排个队!”

林珍还想跟他们对喊,今越已经往前冲了,她俩年纪偏小,在班里人缘不错,哥哥姐姐们都喜欢逗她俩,关键是她们学习还好,大家有问题也爱问她们,今越终于体会到一把同班同学的善意了。

这几年她真的感觉,一切都越来越顺,越来越好了。

等到食堂,她们刚打好坐下,几个男同学也跟过来,坐她们身边,“诶诶听说没,咱们班主任要结婚了!”

“高海萍老师要结婚了?”这倒是个爆炸性消息,因为高海萍年纪不大,甚至还没她们班老三届那几个同学大,性格也很平易近人,能跟同学们打成一片,今越一直有种错觉,高老师还跟她们一样是学生呢。

“听说下个月订婚,年前就要结了,咱们这也没听她谈对象啊。”

“拉倒吧,高老师谈对象还得跟你汇报呢?”

众人大笑,今越倒是更好奇:“她对象是谁,咱们学校的吗?”

那个放瓜的男同学摇头,“我也不知道。”

“那你这话没头没尾,你咋知道她要结婚?”

“我姐在百货商店二门市部上班,昨天高老师和家里人去那边买东西,商量什么订婚结婚,被我姐听到一耳朵,刚好她开学时候送我来报到,见过高老师一面,回来还问我是不是有这回事。”

众人“哦”一声,那这瓜确实吃得挺偶然的。

虽然名为师生,但他们之间更像朋友,这个消息就像忽然听说跟自己一起上下学的同学要结婚了一样,免不了要多议论一会儿。

但即使是朋友,大家彼此之间也很有边界感,高老师没主动跟他们说的事,大家伙也不好去追着问,只能暂时当做不知道。

傍晚放学回到家,今越看见二嫂居然在家,“今天没跟我二哥出去看电影?”

他俩现在看完电影就在外头吃了,据说是二哥不想看见舒老师那张臭脸。

“他去赣西省了,这几天就我一个人。”

今越挑挑眉,看来还是不放心厂里,正好赵大勇也要往那边送货,他就跟着去了,反正他现在不用上班,多的是时间。

倒是徐端那边也有了消息,他辞职后去找留校任教的徐思齐聊了几次,他这人还有个好处,就是每隔几天见面会跟今越说一下他的工作进度……虽然,今越大多数时候也听不懂。

但她喜欢他这样的态度,也乐意做捧场王,每次都会“哇”“哦”“厉害”“真棒”换着说,每次都把他逗得哭笑不得。

“你不感兴趣就算了,不用这么勉强。”

“不行,你得跟我说,我喜欢听。”至于他说的什么机械原理,什么动力系统,她只知道是哪几个字,却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总之一句话,我现在努力跟思齐他们教研室合作,想和他们一起,为市机械厂一批设备做改良,而正好你们大院的尚工程师是这方面的专家,最近几天我都跟他在一起。”

今越“哦”一声,难怪李玉兰这几天回家要做饭,原来是尚光明忙。

不过,徐端和尚光明居然有联系,这是她想不到的,就像那年发现他跟尚书明也有联系一样,在她看来是明明毫不相关的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两天,舒文晏从刘慧芳嘴里知道老二去了赣西的事,居然也难得的没有叨叨,只是问家里人知不知道他因为什么事去那边,大家都说不知道。

两老是真不知道,文丽和今越是不打算告诉他。

舒文晏看了今越一眼,气馁极了,“行行行,就你俩是亲兄妹,啥事都只跟你说是吧?”

今越一脸无辜:“大哥你在说啥?”

舒文晏被她这演技给气笑了,心里又有股淡淡的失落,她和老二的关系真好。

当初赵阿姨要给她买工作留城,老二可是第一个愿意掏钱的人,虽然他们那时候还没这么好,他们从小吵到大。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再吵再闹,打断骨头连着筋,筋又不一样,也有亲疏远近之别。

快四十岁的人了,难过不至于,但心里不太得劲,他知道自己也是活该。

舒今越可没空管他的别扭,趁着天气正式入冬之前,她带着大家伙去了“秘密基地”一趟,准备再从山里薅点东西。

核桃夏天薅完了,栗子秋天薅完,现在山里草木枯黄,还真是什么都没了。

“这时节进山去能干啥,你们年轻人就是吃太饱。”赵婉秋很不赞成,但耐不住今越能鼓动人啊,李玉兰怀着孕不好出远门,但孙大龙听说她要进山,把钱春花也叫上了。

小两口一辆车,今越和二嫂一辆。

“哎呀,今越你会骑车啦?”去年李玉兰和徐端轮流教,终于把她教会骑自行车了。

“二嫂,上车,我载你。”

徐文丽咧着嘴乐,“我还说我载你来着。”

“上车,二哥要是知道还不得削我。”虽然文丽身体恢复得挺好,也在定期复查,但还是不敢让她太累。

“对了二嫂,上次的复查单子,你给石专家寄过去没?”

“寄了,每次他们都帮我报销费用。”

今越无偿贡献出青黄散的配方后,石学海联合国内几位知名血液病专家开始研究这方子,而徐文丽作为这个方子目前已知的第一个使用者,青黄散对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如何、预后如何、将来有没有什么后遗症,甚至存活期……她就是最好的“说明”。

石学海希望她能定期复查,然后把复查结果一并寄过去给他,他需要存档,文丽小两口满口答应。

虽然她侥幸活下来了,但她总能想起当初那个跟她一起使用进口药的青年军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