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年代文草包妹妹回城了 > 2030(第10页)

2030(第10页)

等冯家人离开,赵婉秋就开始问东问西,譬如怎么把脉,怎么确定脉象是准的,当脉象和症状背道而驰的时候,该以哪个为准,甚至连白虎汤为啥叫白虎汤都要问一下。

“妈,您既然这么好奇,不如来学中医吧,我教你,不收学费。”

“去你的,你妈每天忙得够呛,哪里还有时间学这个。”

舒老师却忽然道:“我觉得今越说得有道理,婉秋你就学学吧,反正多学一门本事也不占地方,咱们这把年纪闲着也是闲着。”

舒文韵一改最近的沉默,积极劝说:“我也赞成,阿姨您要是喜欢就去学,家务活我们回来做。”

“不用你们,我来做。”舒老师一锤定音,“婉秋去学,你有医学基础,学起来肯定比咱们简单,学会了可以给咱们全家调理身体。”

今越感激地看向他,她知道,什么调理身体其实是假的,他只是想让母亲有点事做,能找回自信而已。

曾经的赵婉秋是一名战地护士,跟着解放军去过好几个出现在历史书上的大战场,就因为大江南北的奔波,她的终身大事才被耽误,等世道太平之后,她已经是三十四岁高龄了。

遇到同样是高龄未婚的苏立民,俩人也没什么感情基础,就觉得年纪大了,组织介绍的,差不多,就这么过吧。

本来赵婉秋的专业技术不差,在病患群中口碑很好,加上职称考试每次都能过,按理来说升职称是顺理成章的事,可偏偏她不太会说话,经常因为工作得罪人,也就是后世说得情商太低。譬如说同事给病人输液,被心细的她发现输错了,她就当着病人家属的面直言不讳,这样她倒是维护了正义,可却给犯错的同事带来不小的麻烦,动辄写检讨,被处分,甚至被病人家属责骂。

可她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了吗?什么都没得到,只得到同事的埋怨。

这样的事不要太多,一来二去,大家都不愿跟她搭班,说起她都是皱眉头,说她没集体荣誉感,是个散漫的自私的个人英雄主义者。

但凡是职称有空缺都给了比她更会来事的人。

平时有个啥行业大比武,专业技能大赛的,科室里都报别人的名,她连参赛机会都摸不着。

职称考试通过了又怎样,聘用不上也是百搭,只能就这么熬着,熬到退休,勉强熬到个中级职称。

要说不失落那是假的,她也曾经在枪林弹雨大后方奋战过,也曾在临床上熬过一个又一个夜班,而那些什么苦都没吃过、论资排辈也排她后面的人,却当上了领导,心理怎么可能平衡呢?

再加上前几天刚被护士长奚落一顿,她心里一直存着气。

儿女们可能不知道,但舒老师知道,她时不时还会自己偷偷看以前的专业书籍,大院里谁家有人生病,她也能出个主意给个建议,有时候他们把针水开回来,她都是主动帮着去打。

“学,就这么说定了,今越好好教教你妈。”

第23章023第一朵桃花&杏子

说干就干,今越晚上也没事,干脆就给赵婉秋讲起中医基础理论,什么精气血津液、什么阴阳五行和五脏六腑,这些是学中医的基础概念,一切医理都是建立在这些概念之上的。

赵婉秋本来就有医学基础,还具备这个年纪老太太们没有的超强学习能力,短短两个小时,就基本把这些基础概念学懂了,只是有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她记性不好,需要再强化一下。

今越也很高兴,她计划明天就去医学院,给她借一本《中医基础理论》来,先让她背诵一下。

不过,她第二天暂时没去成,因为她上区里作报告去了。

上次治好孙铁牛的病例,区防疫站觉得是个“奇迹”,书记和站长让她去给大家伙讲讲,她到底是怎么治的就当业务交流……虽然,治这种病并不是防疫站的业务范围。

但大家都是学医的,这时候的职业资格还没把公卫医师和临床医师分开,大家都是一样的医师,治病救人是共同的天职。

舒今越虽然年纪小,但不怯场,可能是在乡下的时候被队长当众批评多了,她对上台这事一点也不怵。更别说现在台下的目光都是好奇、鼓励和肯定,她讲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

从一开始怀疑是血吸虫病,到后来怎么询问病史,从中抽丝剥茧发现他疾病初始的症状,再到脉象和症状的结合,怎么诊断,用什么方子,依据是什么……

少女站在台上,双眼亮晶晶的,仿佛整个人都在发光。

刘进步低声跟老朱说:“咱们小舒可真是个宝,有她在咱们站这次可是出了大风头。”

朱大强自然没忽略来自四面八方的羡慕眼神,他们这些被“发配”到基层的,都是没背景又不会来事儿的,能留在区里这些,以前可都是喜欢用鼻孔看人呢。

但是——

“哼,以后你少怂恿她冒险。”

刘进步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就咱们今越这脾气,用得着我怂恿?”

她怕不是怂恿别人哟。

朱大强也笑了,“嗯哼,年轻人,还是不够沉稳,咱们不能让她迷失在暂时的成功中,以后还是要提醒她……”巴拉巴拉。

刘进步都快睡着了。

书记和站长虽然听不懂,但他们觉得今越讲的有点道理,干脆让她写一份书面总结来,他们放站里互相传阅,以后要是再遇到类似病例,也能举一反三。

报告今越是早就写好了的,当即交上去,三人就回新桥街道了。

他俩都有车,就今越没车,她咬咬牙,不行还是得给自己搞辆车。

晚上吃饭时候,她把这想法跟二哥一提,这可真是一把辛酸泪啊,整个16号院里有自行车的人家确实不多,但人家好歹单位也近,走路就能到,可舒文明和舒文韵的单位比大家的远多了,刮风下雨算啥,就是下刀子也得走路上班,为此都要比别人早起二十分钟。

冬天早晨被窝里的二十分钟,那含金量你就说吧。

“咱们三人合伙买一辆,要是遇上天气不好或者赶时间的时候,二哥骑车载我,今越平时如果要用车就提前说,第二天把车留给你,咋样?”舒文韵主动提议。

自从那晚之后,她整个人沉默了很多,也不像以前爱打扮了,那些时兴衣服都被她束之高阁。今越虽然有点好奇,但懒得问,她们这辈子也不可能是一路人,她还得防着她点呢。

但不得不说,她这个提议很不错。今越单位离家近,她上下班用不着,只有去区里开会,或者去医科大学借书的时候会用一下。

兄妹仨说好,自行车票加买车的钱均摊,以后不管谁多骑几次谁少骑几次,都不许逼逼赖赖,不然以后都不带他她玩。当然,爸妈随便骑,谁也不许有意见。

老两口见他们都商量好了,也就没说啥,也不敢提补贴的事,万一让老大知道了,少不了又是一场家庭内战。

这老大啊,别看现在不怎么回家蹭饭了,可消息比狗鼻子还灵通。

第二天,舒文明就去找人兑自行车票去了,这种东西可是十分紧缺的,后院小李哥的票是找他老丈人兑的,赵大妈家的则是去年赵大叔拿到进厂以来第五个先进工作者得到的奖励。

“今越在忙不?”冯春霞兜着小老六来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