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家里就不怎么富裕,估计也就只能用这种方法撑撑面子了,林大金接受陈婆婆的建议,将后胎破了的自行车扛下楼。
一路推到陈婆婆安排的地点,他停下自行车,整了整衣领,心情忐忑地跟着往屋子里去。
相亲一般都是先安排在邻居家里,林大金被陈婆婆引进一间小房中,看到坐在窗边的那个乡下姑娘。
出人意料的,对方皮肤比他想象中要白很多,不是黄土般的黯淡无光,反而面色红润有光泽,看起来身体很健康。
一双眼睛水灵灵的,斜着瞟了他一眼,不好意思地很快收回。
不如城里姑娘落落大方,倒也别有一股韵味。
林大金对她第一印象还不错,坐在对方对面,先开口介绍:“你好,我叫林大金。”
“我叫韦骊娟。”对方声音很轻,像洇在江南水乡之中。
“骊娟同志,我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我今年22岁,在纺织厂工作,一月工资42元,家里底下还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最小的妹妹还在上小学二年级。”
林大金发完言,韦骊娟附和着点点头,“陈婆婆都跟我说了。”
“那你的情况呢?你家里怎样?”林大金追问,“陈婆婆没和我交代太详细。”
对方闻言,开始缓缓叙述。
她家里兄弟姐妹挺多,顶上两个哥哥都成了家,底下还有弟弟妹妹,年纪都不大,没什么劳动力。
家里闹饥荒,没多余的粮食养活她,看她已经20岁,足够自食其力,父母打发她来城里讨生活。
不管混不混得下去,家里人都不指望她再回去。
死活全凭她自己。
说到此处,韦骊娟眼中赫然有泪光闪烁。
她别过脸,拿衣袖轻轻擦了擦眼角,哽咽着没能继续说下去。
唉,都是可怜人。
林大金也没继续追问,只静静观察着面前姑娘的一举一动。
对方声音轻柔,说起话来不骄不躁,举止从容得当,性格娴静,看起来是个居家能手。
林大金很是满意。
一顿话聊下来,各方面都了解得差不多,两人才起身分别。
刚踏出屋子,没走两米路,陈婆婆就将他拉到一边,询问意见,“怎么样,相中了吗?”
林大金没吭声,只默默点了点头。
“呀,看来是有戏!”陈婆婆开心极了,眼角铺开几道深刻的褶子,“那我算是一下子攒了两件功德,把这两个姑娘都安排出去了。”
之前陈婆婆交代过从乡下来了两个姑娘,林大金心里好奇,随口问了一句:“另外一个姑娘也相好了对象?对象是谁啊?”
“是啊,也是今天相好的,比你早一刻钟谈妥,就是和你住一栋楼的顾雨。”
“谁?”林大金脚步一顿,怀疑自己听错了。
“顾雨啊,和你一个厂子的顾雨。”陈婆婆提醒他,“你应该认识的,他和你差不多年龄,也是至今没个对象,不过他和你情况又有点不同。”
顾雨家里出了个天才小妹,这一带都有所耳闻,想要与顾雨牵线的人不在少数,陈婆婆之前隐约去问过信,都被顾雨委婉拒绝了。
这顾雨性格也是奇怪,说是不喜欢城里姑娘,让她给介绍乡下的姑娘,如果有进城来需要找人嫁了的乡下姑娘,让她帮忙留意点。
嘿,别人都巴不得娶城里姑娘,顾雨有条件还非得找乡下的姑娘,真让人琢磨不透。
这不,刚得知两个乡下姑娘要找长期饭票,她立即想到顾雨,第一个去顾雨家里送信。
送信的过程中从筒子楼走道经过,想起林大金也是差不多年龄的单身汉,也就顺道问了一嘴。
没想到一下子解决了两桩事。
“你是说和另一个姑娘相亲的人是顾雨?”林大金满脸不可置信。
“是啊,人家顾雨相中后已经开始挑日子了,说要尽快完婚呢。”
“这么快?”林大金再次震惊。
陈婆婆觑他,“这有什么快的,两方都愿意,赶紧把婚事办了也安心。”
这两个姑娘在城里无依无靠的,结了婚嫁了人对她们才是好事。
不,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林大金的直觉告诉他,这事儿不简单。
连他这种着急娶媳妇的人见了人家姑娘第一面很是满意的情况下,都没有立马要定日子,为什么顾雨会这么着急?
顾雨这么做,肯定有原因。
林大金推着自行车左思右想,企图钻进顾雨脑子里,把对方脑子里的真实想法扒个干干净净。
苦思冥想几分钟,还真让他探寻到一点蛛丝马迹。
前阵子听老厂长提过一嘴,可能要建新宿舍,不过还没个准。
顾雨是不是从某种渠道得到确切的消息,知道马上要建新宿舍,所以才这么着急把婚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