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就拿着东西,请夫子给你出点儿题,你要是忘了,小兔崽子你就给我等着。”
“啊……”没精打采的啊了一声,他已经能够想象到未来几天竹笋炒肉的日子了。
光幕咋还带误伤的啊!
“……”
【#飞夺泸定桥1#】
【#飞夺泸定桥#】
特殊时代
“是我们这儿。”
“泸定桥?这不就是我们这次的目的地吗?”
“飞夺泸定桥?会和我们这次有关吗?”
“希望有关系。”
【重回上帝视角,如果飞夺泸定桥时,让你指挥,你会如何让战士们过去?】
【首先重新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1935年5月,中央红军通过彝族区后,被天险大渡河挡住去路。
蒋部署大渡河战役,意欲在此覆灭红一方面军,其计划是固守大渡河北岸,不使红军北渡大渡河,待尾追红军的薛岳中央军渡过金沙江后,南北夹攻,一举将红军歼灭于金沙江与大渡河之间的地区。
红军在大渡河、泸定桥遇到的敌人,是当时驻守川康边区的国民党军第24军。
在泸定桥驻防的是川军第4旅,以38团(缺一个营,驻守芦山未来)由团长李全山率领,为一线右翼,兵力重点摆在泸定桥。
以第11团3个营由团长杨开诚率领,为一线左翼,位于海子山、冷碛;以第10团(缺一个营)由团长谢洪康率领,位于飞越岭,作为总预备队。
袁国瑞率旅部在龙八步,位于飞越岭山下。而国民党军判定红军无法从冕宁通过彝区,将重兵布防于汉源富林一线,在安顺场至泸定一带则兵力较为薄弱。
1935年5月25日晨,红1师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但安顺场只有3只小渡船,红军几万人马在此渡河则至少需1个月时间。5月26日上午,中央领导决定红军分左、右两个纵队夹河而上,奔袭泸定桥,以使全军渡过大渡河。
左纵队包括红1、3、5、9军团及中央纵队,以1军团2师4团为先头,从安顺场沿左岸上行,夺取泸定桥;右纵队由1军团1师和干部团组成,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渡过大渡河,沿右岸上行,目标同样是夺取泸定桥。
1935年5月28日,红军右纵队翻山越岭赶到泸定得妥,沿途多次击溃当地反动民团的阻击。
红军左纵队红四团于凌晨接到红一军团林彪传达的军委命令限左路军于29日夺取泸定桥,此时离限期已不足24小时,而距泸定县还有240里的路程。
红四团战士们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沿崎岖陡峭的山路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在到达时,泸定桥的桥板已被敌军拆除,只剩13根铁链横在大渡河上。
红四团在二营二连挑选二十二名英雄(包括从三连抽调来的支部书记刘金山),组成夺桥突击队。
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冲向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