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之后劝了很久,郁氏勉强信了,又叮嘱郁安要守住本心,不可深陷,又劝他男婚女嫁才能长久,要他再考虑考虑。
郁安并不答应要考虑的事,又帮礼肃说了很多好话。
郁氏道:“他如今身居高位,终有身不由己之时,况两国敌对,你们又该以何种立场相守?安儿,你再好好思量。”
郁安说礼肃态度果断,不是始乱终弃的人,两全之法也会有的。
郁氏转眼去看窗外细雨,“那便等可以两全之时,再谈其他。”
郁氏性子温婉,却有着自己的固执。
郁安不敢多劝惹她心烦,心里想着此事还要礼肃来才行。
只要礼肃想要得到一个人的好感,那人必定不会讨厌他。
【作者有话说】
比如你,小郁
140裙下之臣
◎两国婚约◎
夏末之际,暑热未褪,比礼肃书信来得更快的是麟茂的国帖。
彼时月耀国土已尽归麟茂所有,与远梁的交易全断了。
缺少贸易生计,边民们叫苦不迭。
远梁国断掉一处经济来源,近来四处风声鹤唳。
在这个节骨眼上麟茂国来了国书,使得一众朝臣汗如雨下。
是结盟书,还是战帖?
后者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前者。
使者是位年过半百、颇有威望的儒臣,被宫人们毕恭毕敬迎入朝堂,衣衫整洁姿态从容。
几个月的坐以待毙令国君心情不虞,心道还不如去战场上会会这些大名鼎鼎的麟茂军。
国君压着性子问:“麟茂来使,有何高见?”
那老臣不卑不亢:“贸然叨扰国主,实在惭愧,只是陛下有令,特令下臣传达君命。书此一封,望国主过目。”
宦臣接过漆封的浮雕木匣,将国书恭顺地递到国君面前。
国君脸色镇定,直到将国书内容阅毕,双手震颤,将国书一掷在地。
“荒唐!”他拂袖起身。
“陛下息怒——”
朝臣战战兢兢跪倒一片,对国书的内容猜了又猜,实在想不出是什么事让刚正沉稳的国君气成这样。
竹简一路滚落,使者将国书拾起,见两侧朝臣都盯着自己瞧,“诸位大人,也想一观么?”
“这……”
国书按例是只有高位者才能看的,但那麟茂使臣却笑容和煦,“这是我们陛下的意思,此事不必遮掩,诸位看看也无妨。”
于是那简国书被轮流传阅,看过的朝臣都面色怪异。
国书最后被传到梁嗣手里,将内容看完,他瞠目道:“这……这是礼肃的意思?!”
有臣子细声提醒:“殿下慎言!”
梁嗣阴冷地瞥他一眼,那臣子吓得不敢说话了。
麟茂老臣像是没看见这个插曲,在众人传阅完毕后,朗声开口:“想必诸位心中已经清楚了,下臣来此也是为此事。”
“……”
“国书冗长,概而言之便是,吾主要与郁安殿下成婚。”
饶是看了国书,听他直白挑明,朝堂还是炸开了锅。
赵远之也在其中,原本看完书简就神色恍惚,此刻忽然想到元宵夜遇见的那对相携男子。
难道真是郁安和礼肃吗?
可是断袖之好分明是天下难容的啊!
已经没人在乎他的表情了,因为所有人都如在梦中。
少有的不知情者茫茫然:“这……不知是哪位郁安殿下?”
是郁安皇子,还是玉安公主?
那老臣诧异道:“还有几位郁安殿下?”
一位年轻的文官站了出来,沉着接话:“只有一位。只是皇子殿下身份尊贵,恐难答应……”
正是那位昔日被顶替进士名额的落榜学子,而今被提拔起来做了朝中三品官,对有知遇之恩的郁安很是感激。
“吾主亦知此事为难,愿与远梁永久议和,换得天下太平。婚约既成,战火止息,天下一统,双君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