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短短一寸,实则是坠落深渊的天堑。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萧淮川忽然说了句,“不日,今朝科举的进士授官圣旨也要颁下去了。”
贾敬脸上的笑意微敛,下一瞬他的嘴角再次扬起,“这倒好了,看来我能赶上跟他们一同入职当差了。”
“淮哥可是有什么要嘱咐我的?”
萧淮川闻言转眸,目光认真,凝视着贾敬,语气郑重道:“阿元,你进入翰林院当差,无需有任何顾虑,只需要去做你想做的事情便好。”
他说完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你的身后始终都有我在。”
贾敬定定地看了萧淮川好久,眼睛一眨不眨,仿佛想要将眼前之人深深刻在脑中,刻在心里。
他随即低眉浅笑,“好。”
紧接着,贾敬抬起头,看向天边,声音里充满着憧憬:“翰林院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想在那故纸堆里研究文史……”
贾敬嘴上虽然这么说,可他心里却是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想法。
萧淮川让他恣意去做自己,告诉他不用担心,他的身后有他。
可贾敬也想做萧淮川身后可依靠信任之人。
日头正盛,已然是正午,贾敬邀萧淮川于他院中用午膳,可菜还都未上桌,忍冬急急忙忙地进来,跟萧淮川耳语了几句,只见萧淮川微微变了脸色。
“阿元……”
萧淮川的话还未出口,贾敬便主动接过话,“淮哥有事,就先去吧,别耽误了。”
“嗯。”萧淮川抿了抿唇,只好说道,“待我空闲,待阿元去庄子上猎野货玩。”
“好啊,淮哥路上小心。”
萧淮川走时,脸色紧绷,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贾敬望着萧淮川大步迈出的背影,嘴角下垂,扯成了一条直线,眼里是遮不住的怅惘。
正待他有些乏味的望着一桌菜时,忽然素雪进来禀告:
“二爷,大爷和太太传话说,您这边要是没用膳,请您去正堂用膳。”
贾敬想了想,颔首道:“这卓菜,给院子里的人分了吧。”
说完他便站起身,随意抖了下衣袍,便朝正堂走去。
贾敬一进正堂,便立刻觉得有些不对劲。
只见贾敷与史云棠正襟危坐,面容严肃,贾敬见着,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要被三堂会审呢。
心里这样想着,贾敬努力在脑中转悠一圈,思忖自己这些时日很是安分,并未做什么出格之事,这才慢慢放下心来。
贾敬撩起袍子坐下,开着玩笑道:“这是准备审谁呢?”
厅堂一静,无人作答,贾敬抬眸,正巧对上贾敷和史云棠沉静的目光,不禁愣住。
不会是……审他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偷得浮生半日闲出自唐代诗人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第47章
贾敬讪讪道:“怎么这样看着我?”
他好似真的没做什么吧?
重生以来,他所做的一些大事,也都跟兄长贾敷通过气,没有丝毫隐瞒。
“咳。”史云棠轻咳一声,动了动有些僵硬的脸,“没事,你哥刚刚跟我拌嘴呢。”
说完,史云棠用胳膊肘杵了贾敷一下,贾敷眉头烦躁的紧皱在一起,但到底什么也没说。
这样的反常,让贾敬的心不禁提了起来。
兄嫂拌嘴这样糊弄小孩的话,他可不会信。
“先吃饭吧。”史云棠又招呼了一声。
三人心里都藏了事,这顿饭吃的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
史云棠唤人将饭食都撤下去,又命人牢牢守在门外,不得任何人擅闯。
贾敬则是早已经坐直身体,等待着接下来的事情。
“阿元……”史云棠轻启朱唇,刚吐出两个字,后面的话便硬生生地卡在了嘴边,无奈停了话头。
贾敬见不得史云棠这样为难,“嫂子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尽管说便罢。”
史云棠这才笑了笑,语气带着些歉意,“上回柳家的事儿,嫂子没提前跟你商量,这是嫂子做的不妥当,希望你别往心里去。”
贾敬还当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没想到史云棠说的是这件事,贾敬不由得松了口气。
他刚想开口告诉史云棠自己不在意,让史云棠无需耿耿于怀时,却又听史云棠说道:
“这次嫂子提前跟你说,国子监祭酒方大人家的二姑娘,与你正适龄。”
“方家世代书香门第,诗礼传家,家风甚严,他家的姑娘听闻亦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