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 > 7080(第10页)

7080(第10页)

孙策这几个月本就为了会稽郡爆发的蛊胀病上火,被这乱糟糟的场面一激,当即剑眉冷竖:“医工们在里头竭力救人,你们在这闹什么?”

话一出口,孙策就发现自己的话根本传不出去。

此地太过吵闹,即便他已拔高了声音冷喝,依旧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只听到满耳朵的乱象。

孙策的眉心狠狠地跳了跳,在长期睡眠不足的烦燥中,他第一次升起了“以杀止乱”的想法。

还不等他揪出最跳的那个人杀鸡儆猴,震慑旁人,站在他身侧的刘昀倏然从鞶囊中取出一柄匕首大小的棍状物,将它对准身侧的杉树。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仿佛天崩地坼,在每一个人的耳边炸开。

巨响盖过了几百人嘶吼的噪音,带着余震,在众人的耳内嘶鸣。

顿时,所有闹事者的声音像是被沸水蒸发的冰晶,融化得干干净净,一丝不留。

众人惊恐地瞪着只剩一个木墩的杉树,不明白原先枝繁叶茂,需要一人合抱的大树怎么突然变成这个模样。

再想到刚才那道重逾雷鸣的巨响,闹事者们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僵硬的目光缓缓转向最高处的刘昀。

刘昀抬起那只形似竹节的长筒,轻轻吹去上面的灰烟。

注意到下方的视线,他稍稍弯起唇角:“吵完了?”

没有人敢吭声,更没有人敢回答。

上方的青年虽是笑着,却比旁边满面怒容的年轻大将更让他们畏惧。

孙策的目光从下方惊颤的民众身上一闪而过,落在刘昀的手上,星亮的眸中暗芒明灭。

每当他以为自己足够清楚陈国底蕴的时候,刘楚白都会给他带来新的“惊吓”。

就在不久前,他成功拿下吴郡,将吴郡、会稽这两个江东要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曾冒出过一些出格的想法。

——若独立而行,与陈国相较高下,当如何?

当时没有得出的答案,在此刻一览无余。

——陈国或可为敌,刘楚白绝不可为敌。

在一片死寂中,刘昀继续握着长筒,示意卫兵去门后押人。

卫兵一脸敬畏地行礼,从院内把今日之事的罪魁祸首——卢游医给押了出来。

卢游医一出现,就被眼前密密麻麻的人影吓住。

想到审问者的警告,他两股发颤,鬼哭狼嚎地开始忏悔,陈述自己“并不能治愈蛊胀病,只是为了捞一波钱然后离开”的罪过。

众人本就没有从刚才的惊变中回神,如今听到奉如神明的“神医”的忏悔,一个个呆若木鸡,全无反应。

有心者倒是想煽风点火,质疑卢神医是“受人所迫,不得不说违心之语”。可他们一想到刚才被炸得只剩一个脚的大树,一个个都缩着脖子,我看看你,你看看我,都指望着同侪冲上去送死,没一个敢出头。

就这样,在诡异的死寂中,卢神医阐述完自己的罪过,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刘昀适时询问:“可听清楚了。”

众人不敢回答,迟疑着点头。

也正是这个时候,他们终于从被冲昏头的愤怒中清醒过来,艰难地理解了卢神医的意思。

原来卢神医根本不会治疗蛊胀病,他们的家人之所以病情“好转”,是因为卢神医开的是镇痛、安神的药,缓解了病人的疼痛。

可这个药方并不能治标,也不能治本,病人的病症没有任何缓解,他们还是随时会死。

怒火褪去,剩余的只有不知所措的迷茫,以及不知所措的惊惧。

为性命岌岌可危的家人而惊惧,也为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闹事,得罪了“手执生死之能”的诸侯而惊惧。

刘昀即使不看众人的脸色,也能知晓他们此刻的想法。

一味的震慑只会起到负面的效果,刘昀牢记父亲刘宠教导他的驭人之术,适时地开始“怀柔”。

“诸位莫要担心,此事乃卢方士一人作恶,并不会追究旁人。至于蛊胀病,我陈国带来的医者已找出了扼制之法,若谁人家中有重疾者,可到衙中登记姓名,我会派人替各位送药。轻症与中症者,亦不必担心,明日衙前将免费发放除蛊药剂,一人一碗,人人皆有。”

众人愣愣地听完,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句“再造之恩,永不敢忘”“多谢世子”,顿时,所有人都如梦初醒,深深一拜。

“再造之恩,万世敢忘。”

“多谢世子!”

“世子大恩!”

……

最先喊的自然是人群中的“托”……只是刘昀起先并没有安排这一招,对此,他轻飘飘地往始作俑者的身上瞅了一眼。

那人眼观鼻鼻观心,佯作什么都没说。

原本足以引起民变的事情得以顺利解决,还收获了大量人心。

当在隔壁县救治灾民的刘备得到这个消息,他既为百姓有救而高兴,又生出几分时不与我的喟叹。

最终,他抛开一切杂念,恪尽职守地处理城中诸事,开放府衙的粮仓,供灾民使用。

原来的县官迟疑地提醒:“将军,连年旱灾,饥馑荐臻。若私自放粮,惹陈王不快……”

刘备摇了摇头:“若楚白在此,亦会开仓赈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