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在三国争霸的日子[基建] > 7080(第2页)

7080(第2页)

这些山越不识字,却知道缣帛的珍贵。在发现密信后,他们当即连人带信地扛上山,将对方献给己方的新首领。

已混成山越大头目,统领好几座大山的刘巍百无聊赖地坐在自制的椅子上,看着带来的匠工教越民识字,制造工具。

当听到山越的汇报,刘巍起初还以为是他们又贼性不改,胡乱作案,抓了无辜的人上山。但往缣帛上随意一瞥,刘巍当即坐直了身子,瞪着眼将缣帛上的字从头到尾看了三遍。

“哼,荆州刺史刘表,吴郡太守许贡……”

刘巍让人将缣帛焚毁,重新靠回椅背。

“等拿下丹阳,安稳地渡过这个冬季,就到了拿吴郡与荆州开刀的时候。”

……

益州。

两年前,刘焉的三个儿子因为彼此相斗,造成二死一病重的局面。

益州豪族将已故刘璋的长子——刘循推上“益州王”之位,让他成为第一个“僭越”的宗室。

哪怕没有称帝,只是称王,却也已犯了禁忌。

只是益州路遥,山地隔绝,这才未引起过多的关注与责骂。

对于这个结果,支持刘诞这一方的势力很不满意。

若刘循是个明主,他们这一群人也不是不能顺应局势,另投到刘循帐下。可问题是刘循只是个奶娃娃,不过是另外两派推出来的傀儡,根本没有自我抉择的能力。

他们若投效刘循,等同于将自己的生死交给另外两派,到时候别说什么前途、仕途,怕是性命也难保全。

这一群走投无路的人当中,有一个郡吏名为张松。他假借访亲之名,悄悄出了益州,到荆州拜访刘表。等回来后,张松不动声色地向好友法正传信,为对方描绘出路。

“二公子(刘诞)命不久矣,与其让州郡落入那群唯利是图的小人手中,挟稚子以令不臣,倒不如在外面另择明主,引他入主益州。”

法正斟酒的动作一顿,深深地望了张松一眼:“如此想来,子乔必是已经择好人选了?”

张松从怀中取出一枚印信,放在案上。

“刘景升有大才,荆州治内百兽率舞,实乃明主也。”

法正对刘表的名声略有耳闻,也知晓刘表的“八俊”之名。可他终究对刘表的霸主之能深感怀疑,因此只是举起酒杯,盖过未出的话语。

“是否明主,一见便知。”

一个月后,法正终于找到机会,与张松一同离开益州。

他们从汉中进入南郡,还未来得及南下,踏入刘表的治所,就被潜伏在襄阳的郭汜军敲了闷棍,掳去京兆。

张松与法正满头都是问号。

郭汜的军队为什么会蹲在襄阳,抓他们两个小人物又是为了做什么?

张松与法正心知此事有异。他们前往荆州的消息只有刘表知道,对益州那边瞒得极紧。

若非益州的那群人看穿了他们的谋算……那就只有一个可能。

刘表这边泄了密。

然而他们欲献益州于刘表,刘表为什么要泄密,让郭汜将他们两个抓走?

法正面色极沉,用益州方言与张松密谈。

“两个可能。”

一缕阳光从木厢的缝隙穿入,落在法正的眉眼间,平添了一分抹不开、化不去的戾气。

“第一,刘表不相信我们二人,认为此事有诈,所以借刀杀人,让郭汜将我们带走。”

“第二,刘表本人并不知情,但其身边人事泄,勾结了郭汜军,阻止刘表得到益州……”

法正冷冷一笑,眉眼间俱是讥嘲。

“不管是哪一个原因,刘表此人都不堪大用。”

前者蠢毒,后者过于轻忽,缺少防备,轻易就被旁人设计。

这样的主公,要之何用?

张松默然,无声地叹了口气,算是认同了法正的说法。

……

同一时间,刘昀这边迎来了一位贵客。

这位贵客,姓刘名备。

当听说刘备带着一队群众,在扬州治所门口递上了拜帖,正在喝茶的刘昀险些被一口浮沫呛到。

有几分意外,但又没那么意外。

刘备起家迟,在得到益州之前,曾经投奔过好多位诸侯。像曹操、袁绍、刘表、吕布、孙权……这些人他都跟过,快五十岁了才成功谋得荆州。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到史书上刘备放弃袁绍、曹操,改投刘表的节点了。

如今陈国日渐壮大,正好贯穿了刘备南下的线路。刘备要去荆州,势必会经过刘昀掌控的地界。而以刘备的眼光与政治敏锐性,刘昀领地内的某些东西,足以打动刘备,让他在刘表和陈国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陈国。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刘备乃是人中之龙,他真的能将这样的英雄留一辈子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