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批“客人”的代表——前任黑山军头领眭固,一边在“劳改所”收拾炭火,一边冷酷无情地祈求新来的这群憨批赶紧被抓,一起送来挖石头、捡煤炭。
在眭固等黑山军的怨念加持下,李傕的军队终于来到阳夏的城门外。
望着过于高大的围墙,李傕不由一个恍惚。
这墙……怎会如此之高?陈国不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诸侯国吗?这墙盖的,比起长安的宫殿也不遑多让啊,更别提寻常世家的坞堡了,也就董卓当初高压之下建成的眉邬能一较高下。
等从惊异中回神,李傕皱着眉,估算了登云梯的长度,果断放弃。
他选择了与当初黑山军别无二致的攻城方略。
“撞城门。”
士兵领命,带着攻城锤上前。
“等等——”
在前卫兵即将离开队伍的前一刻,李傕忽然出声叫住他们。
不知为何,他心中总有一种不安定的预感。
“先停下,退回密林,在林中驻扎几日,静待其变。”
李傕带着部曲离开阳夏城,退回兖州边境的荒林。
“原地驻扎,休整半日。”
多年以来的出生入死,让李傕形成一种近似于本能的辨别能力。
他通过直觉判定阳夏这一座城不可轻破,绝不能用寻常的办法对待。但要找到一个迅速又有效的攻城之法,李傕在短时间内又理不清头绪,只好带着部曲离开,躲入无人的密林。
遇事不决……那就先睡一觉。把问题丢给随军的军师,他们苦熬一个晚上,总能想到好办法的。
李傕毫无心理负担地进入主帐,倒头就睡,睡得香甜。
冬季的野外着实寒冷,李傕整个人缩成一团,蜷在毛茸茸的大氅内,滚到了营帐角落。
梦中,他攻破陈国城池,占领了整个豫州,后来又占领了整个中原。
小皇帝唤他为“仲父”,允他上朝不拜,入殿佩剑,最后颤巍巍地伏在地上,哭着喊着求他登上皇位。
李傕在梦中再三推辞,终究还是拗不过皇帝与众位大臣,无奈地将玉旒戴在自己的头上。
“诸君不必多礼——”
他小声梦呓,转过身,砸巴了一下嘴。
四更时分,营帐外忽然传来兵戈之声。
又过了小半刻钟,警示的号角被吹响,传遍整个营寨。
李傕猛地睁眼,一跃而起,拔出腰间环首刀:“何人敢行刺朕?”
无人应答。
营帐内毫无动静,更显得营帐外嘈杂非凡。
李傕揉了揉僵疼的脸,总算恢复了些许清醒。
他本就合衣而眠,此时发现异动,当即披上大氅,提着环首刀走出营帐。
第59章
一走出营帐,李傕就看到凌乱的火光到处移动,士兵们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往各个方向乱窜,吵吵嚷嚷。
“发生了什么事,谁点的火?”美梦被打断,李傕心中憋着一股火,一把抓住旁边的士兵,“跑什么!大半夜的不睡觉,在闹什么!”
那士兵急于逃跑,被人拎鸡仔一样拎住,正想破口大骂,结果抬头一看,发现是李傕,当即挤了个勉强的笑脸:“将军,闹鬼了!密林里有鬼影,来回漂浮,死了好几个人。大家都怕得慌,说是雒阳城死掉的那批过来索命了……这不,一个个逃得飞快。”
“鬼?”李傕恶狠狠地拧眉,揪紧了士兵的衣领,“胡言乱语。若真有索命的鬼物,董太师和我们早就死了一万遍,哪还能等到这时候?”
“是真的,将军!不信你去林子的西边瞧一瞧,那蓝色的鬼火还在树上荡悠,一晃一晃的,可吓人了。”士兵仿佛回忆起什么可怖的画面,浑身一抖,显然极为畏惧。
士兵希望李傕能相信他的话,早点放他逃命,或者干脆自己去林中核实,不要一直逮着他,耽误彼此逃命的时间。
哪知李傕此人颇有几分左性,不但对他的话嗤之以鼻,还非要和他拗到底:“我倒要看看你口中的鬼影长着什么模样。站好,给我带路。”
一听要李傕的话,士兵蓦地睁大眼,当即两眼一翻,原地撅了过去。
李傕只觉得莫名其妙,再看乱七八糟,四散逃命的士兵,当场气不打一处来。
“监军呢?监军死哪去了!”
一片混乱之中,无人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李傕站在营帐前,朝着乱跑的士兵大吼:
“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这一定是敌人扰乱我军军心的戏码。这世上哪有什么索命的鬼物,都不过是装神弄鬼。”
尽管还未亲眼得见士兵口中的“鬼影”,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李傕第一反应就是敌人耍的花招——就算不是敌人的计策,只是意外,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也必须“是”。
“不要自乱阵脚,通通停下!”
因为常年习武,李傕中气十足,这几句吼声传到了十丈以外。只是绝大多数人在遇见超脱自己想象的奇森*晚*整*理诡之物时,都会理智断层,陷入无法思考的困境。
即便李傕说的话再有道理,再接近现实,身陷恐惧的士兵们也听不进他的喝止,自顾着依循本能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