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民国之燕燕 > 460470(第15页)

460470(第15页)

由于撒钱及时,他总能在危机到来之前就解除它。

而代玉蝉则是把祝颜舒的生存智慧学到了身上。从到英国来之后,她一直不忘寻找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但是为了塑造形象,也是为了避免被人发现他们真实的家底。

现在两人的生活已经稳定了下来,唯一担心的就是家乡的亲人。

两人一个人翻译稿件,一个人做针线活,一直到黄昏。

看到天变暗了,施无为就赶紧去做饭。

这座村庄还没有通电,照明工具只有蜡烛,而因为战争的关系,蜡烛非常的贵,每一家都只会在吃饭的时候点一点,吃过饭就赶紧吹熄了。

两人的晚饭也很简单,就是炖土豆和面包。

物资太少了。施无为养了几只鸡用来吃鸡蛋,后来发现鸡蛋可以提到面包店去换面包,家里就不再吃鸡蛋了,每回都是攒着鸡蛋去换面包。

因为不止他们家要吃面包,还有一个人也需要面包。

她不肯跟他们住在一起,自己一个人住在村里的另一个地方。代玉蝉和施无为每天都去看她,给她带一点面包。

炖土豆里只有很少的一点盐,但这也是很美味的食物了,像他们家这样每天都可以吃面包的,在村里可不多,大多数家庭现在只能吃得起土豆。

第二天,邮递员来给施无为送信。

他拿出一大包信件递给施无为,然后骑着自行车走了。

这座村庄里会收信的平时只有神父和施无为,村民们很少收信,而现在一旦他们家来信了,最有可能的就是阵亡通知,所以村民都宁愿没有信。

施无为以为又是出版社的回信和新的稿件,拿到客厅用小拆信刀把包裹拆开,结果发现大多数都是电报。

他站在那里看,眼睛越瞠越大。

他忙放下信件,转头去喊代玉蝉,让她一起来看。

电报放在桌上,上面写的是:

——姐夫,我来找姐姐了,家里已经不生气了,你们在哪里?

——姐夫,请给我回信,家里已经不生气了,你和姐姐还好吗?

——姐夫,我在夏威夷,想去英国找你,快给我回信吧。

第468章[锁]

好消息,他们到乔治中学了。

坏消息,这里已经是军营了。

好消息,军营里没有“德黑兰”先生,他没有在英国当兵!

坏消息,“德黑兰”先生在医院,他是受伤入院的。

好消息,“德黑兰”先生已经出院了。

坏消息,“德黑兰”先生顺便退了个伍,现在不知去向。

苏纯钧回到旅馆,对着祝玉燕一摊手:“没有更多的消息了。”

祝玉燕叹了口气,振作起来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们下午可以去教堂转一转,说不定教堂会有消息。”

英国虽然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基督教,但那是国王的事,普通社会群众还是很依赖教堂的,特别是在这种特殊时期,人们聚集在教堂要吃的喝的,寻求庇护。

而且教堂在此时此刻还肩负着一定的传递消息的责任。

吃过午饭——一盘三明治。

祝玉燕和苏纯钧开始绕着这附近的教堂转圈。

因为不知道代玉蝉当时是加入的哪一家教堂,只好一一转过来。

此时免不了英镑开路。

不过英镑已经花完了,只好拿法郎充数。

幸好神父没有国别之鉴,对法郎也很友好,这也更加证明了他们来自国外,来此寻找私奔离家的姐姐。

由于他们拿的是法郎,祝玉燕的故事只得再次增加新内容。

她对神父讲,她的家族是大清的富商,打仗的时候跑到了法国做生意,她们姐妹仍留在家乡。德黑兰先生是在法国时认识的她姐姐,然后跟着他们家回了中国,谁知道他在回英国时趁机拐了她姐姐私奔。现在她也结婚了,自由了,就特地跑来英国找姐姐,希望能姐妹重聚。

神父们都对她的姐妹之情表示友好,认为她是个好人,至于她姐姐就实在是没有多少印象。

好几个年轻的神父表示他们一般不会直视年轻女性的脸。

年纪大点的神父才敢认真回忆有没有见过一个跟她很像的女性。

前后浪费了四五天,终于在一个极为小的教堂里,修女嬷嬷表示“这个妹妹我见过”。

祝玉燕大松一口气,跟着就后悔应该早来修道院看一下,比起神父,代玉蝉肯定是对修女的印象更好。

通过修女嬷嬷的讲述,拼凑出了代玉蝉来到英国后的事迹。

首先,她确实是在转了一大圈之后,选择了修道院来做为她打开社交圈的第一步。

跟教堂相比,修道院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女性和重病的女性,以及不少孩子。所以代玉蝉一来就决定到这里来了。

她每次来都会带来食物,走的时候会捐款,她会帮助修女们照顾生病的女性,会帮着补衣服,会跟她们一起在街上募捐。

大概因为她是毫无私心就做了这一切,所以她在社区的融入也异常的顺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