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
下面基本也都是酸陆洺执的居多,言初面无表情,统统全部都长按举报。
举报原因:内容不适
言初合上手机,疲惫地闭了闭眼。
她发现自从陆洺执开始认认真真接管家业之后,网上骂他的声音是越来越多了。
果然大家只是想看乐子。既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这段时间林林总总的新闻推送,也让言初意识到,陆洺执确实听从了她的话,兑现了那张听话券,在离她很远的地方,认真地做回了他自己。
这确实比说什么“我爱你”,有分量多了。
言初想,真好。
他们两个都没有偷懒。她在把自己一点点拼起来,他也一样。
他在变化。而她在远处看着。
谁都没有回头,一起走在两条不会交叉的路上。
言初就这样兜兜转转,绕着半个地球飞来飞去旅游,等八月底的时候,她回了趟帝都,打包好行李,把陆洺执送她的那两枚钻戒,还有布加迪车钥匙,送到了陆洺执家小区保安室。
倒也不是不想留着,主要她觉得,这些东西那么值钱,她确实不方便带着出国,可不带走吧又没地方放,干脆就还给陆洺执了。
她带着行李,孤身飞向地球另一端。
落地的那天,天灰蒙蒙的,言初从机场,一路折腾到一个距离市中心不到一个小时车程的大学城。
她没选学生宿舍,而是提前定了一个Homestay。那是当地人提供的“寄宿家庭”,花比正常房租更少的钱,住在别人家里,一起吃饭,一起生活,像临时家人,主要是为了练口语,也是为了看看这边本地人到底怎么过日子。
迎接她的人叫Mary,六十岁出头,个子不高,见面时穿着碎花裙和深蓝色围裙。那天晚饭是她做的:炸鱼薯条、土豆泥和一碗很厚的奶油汤。
说不上好吃,但挺暖心。
饭后言初和Mary在厨房聊了会天,讲她来自中国,刚到英国,马上就要在XX大学入学。
Mary听完她的大学,又听到她的专业是经济,那外国人特别夸张的客套劲儿就上来了,一顿夸言初,夸她聪明,说这学校挺难进。
后来言初回了自己的房间。
窗外是一颗大树,枝叶茂得像伞。书桌靠窗,椅子有点旧,角落的木柜放了把吉他,像是Mary孙子留下的。
收拾好行李之后,言初大字形躺在床上,深吸了一口气,缓慢地呼出来,然后轻轻把床头那盏台灯拧亮了。
有时候,一顿饭、一把钥匙、一张机票,人生就这么翻了页。
这一回,言初是真的觉得,她的人生,真正开始了。你现在阅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