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闭城门的第九天,终于抓住了人贩子。
他们混迹在出城的采购工人中,自认为化妆遮掩的天衣无缝,却被守兵们一眼就盯上了。
抓捕也进行的很顺利。
这事儿最后揭开谜底的时候令全城百姓惊骇,原来人贩子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
那些唱戏的和杂耍的都是同伙,相互遮掩转移孩子视线。
他们利用孩子们喜欢看热闹的性子,吸引住孩子趁其不备迷晕。
那些能口吐人言的灵猴,其实就是披着猴毛套子的人。然后借着杂耍“皮套子”将孩子藏入其中。
不过,因为来镜明及时关闭城门,没办法将孩子们运出城外,最后孩子们都在破庙找到了。
破庙因为距离衙门后院近,衙役们也搜过,但没找出什么动静。后面戏班子在这里搭台唱戏,衙役又搜了一次,还是什么都没找到。
但人贩子供出孩子们就关在破庙里。
原来这破庙以前是供奉的欢喜佛,里面挖了很多暗道供香客暗度陈仓。
这种伤风败俗的东西,本地人很多都讳莫如深。几十年过去后,知道这些秘密的百姓少之又少。
但这些人贩子经验丰富,总能找到藏身之处。
最后人贩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在堂上没有一丝狡辩。
孩子们一个个都安然无恙,来镜明按照律例准备判刑七年牢狱时,堂下的放鹤说他们都罪该万死。
人贩子还是放鹤报官抓住的,即使两家交情匪浅,但公然质疑县令判决,无疑是挑衅权威。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说放鹤情绪太激动太极端了。人贩子抓住了,孩子又没事,县令大人也是依律判案。
要是都按照个人感情乱判,这世道不就乱了吗。
放鹤非但不听周围人劝说,反而冲进公堂,对那人贩子拳打脚踢。
那人贩子看到放鹤起先没反应过来,即使被判七年牢狱都面不改色,但认出放鹤的瞬间,面色惊恐慌张了。
来镜明见状,止住衙役阻拦放鹤。
放鹤这孩子,平时虽然活泼好动,但也很讲规矩。此时这么不受控制的大吵大闹,想必他和这人贩子有关联。
来镜明惊堂木一拍,窸窣议论顿消周围鸦雀无声,唯独放鹤嘴里一直大喊你们罪该万死,发疯似的打那人贩子。
放鹤恨的面色狰狞,怒意勃发,衙役们架住放鹤,他还挣扎不停要对人贩子拳打脚踢。
完全失去理智了。
来镜明见状下堂,走到暴怒不止的放鹤身边,“放鹤,不着急,你有什么想说的。”
来镜明拍拍放鹤肩膀,双眼注视着他示意不着急,“深呼吸一口气,慢慢说,我知道你能说清楚。”
放鹤恨怒交加,牙根儿颤颤,嘴皮、手脚甚至浑身都忍不住发抖发冷。
他像是没看见来镜明似的,嘴里一直嚷嚷着罪该万死。手脚冷不丁又挣脱衙役,却又被扯住了。就在以为止住放鹤了,但他身手即使被束缚,竟凌空扑向那人贩子,一口咬住了那男人的脸。
一旁来镜明倒吸一口气。
那人贩子脸上瞬间血印流出,痛的嘶气。
来镜明见堂外围观的宴绯雪着急,他又不能真对放鹤用刑,只得喊宴绯雪进来。
宴绯雪急步走近,搂着放鹤安抚着他背脊,见放鹤嘴角发白,轻声道,“没事没事,今天我们都在,来叔叔也会为你做主。”
放鹤听见宴绯雪声音,恍惚的看向他,像是从过往惊惧的场景回神。他忍不住后怕的吞咽口水,紧紧抓着宴绯雪的手臂,才咬牙切齿,断断续续把他们的罪行说出来。
放鹤说完,原先认为放鹤大吵大闹扰乱公堂的百姓,一个个惊悚震惊住了。
那些失踪孩子的父母更是吓的哆嗦不止,后怕涌上心头紧紧抱着自己孩子。
同时,庆幸来县令及时关闭了城门,杜绝人贩子带着孩子潜逃出去的机会。
原来那些口吐人言的灵猴和美人蛇,一些是套着皮套假办的,还有一些是真是的。
那些人贩子拐到幼童后,会把孩子活生生剥皮,再接上动物皮毛或者四肢使其融合生长。
他们管这种叫采生折割。
这种失败致死率非常高,一百个剥皮改造的孩子,只能存活一两个。没活一两年又死了。
可仅仅成功一个,就足以让他们赚的满盆钵,满足那些有钱权贵富人的猎奇变态心态。
放鹤自从有记忆开始,就是跟着这样的人贩子团伙到处流窜。
他自小机灵,每天都能完成扒窃任务。
外加在一众孩子里,放鹤最懂得审时度势看人脸色,不放过一切机会表现自己。拼命显得自己很有用,可以帮助他们赚钱。
他在一群孩子里脱颖而出,人贩子在剥皮的时候,自然会优先处理那些呆呆笨笨的孩子。
在阴暗的地窖里,放鹤与身边的孩子,都是活命的竞争对手。
放鹤只有拼命证明自己最有用,那他被拖走进暗室采生折割的几率就会少上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