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乞丐听着话得意道,“我才不是赌,我是相信白家人品。长琴巷子几十户人家,挨家挨户乞讨就白家施舍的最大方。”
“下雨天了在门口避雨,家丁也不会驱赶。”
“白家人善好施,我一听见说白家组织一文钱认购赵家票据,我当即就找我的兄弟乞丐一人凑点铜板,就买了一张。”
“嘿嘿,果不其然,我赌对了。”
“我要是有你们身上的银子,我一定全都买了,哪像你们犹犹豫豫最后被别人买了。”
那乞丐说话间,钱柜小伙计已经端着银盘出来了。红布上四錠五两元宝,看得人人眼热。
那乞丐道,“能帮我换成铜钱吗?这样我们才好分。”
白微澜点头,底下伙计又去换。
二十贯铜钱用红绳串着,那乞丐一串串的挂在脖子,笑呵呵的在百姓羡慕眼热中走了。
走了一半,他又溜回来,像平日乞讨说吉利话一样,双手作揖大声道,“祝信裕财源广进恭喜发财。”
白微澜笑了下,双手抱拳回礼,“也祝小哥万事顺遂。”
那乞丐明白白微澜的话,开口道,“年底没人敢抢钱,衙门正抓人巡逻的紧。”
一旁来镜明闻言笑笑,目光朝底下百姓一扫,一个个摇头一脸良善。
可真是羡慕那乞丐啊。
一夜暴富啊。
泼天巨富眼睁睁从自己眼前溜走,谁不捶胸顿足眼红丧气啊。
“白东家,你这第一批兑换条件不能放宽一点吗?像那跛脚乞丐的人还是少吧。有几个饭都吃不饱的农户敢赌钱买啊,更别说本身在赵家存钱了。”
白微澜扫了那人一眼,目光睥睨,强势道,“这就是我定的第一批兑换的百姓,你要是不符合,那只能再等了。”
那人只缩着脖子,人家不兑换确实没办法。
“要是第一批没有符合的人了,我开始第二批兑换。”
百姓闻言一震,目光紧紧盯着白微澜,希望自己这次符合条件。
白微澜见他们这么紧张,开口道,“你们就这么怕我白家不给你们兑换?”
“不不不!白家肯定会兑换的,只是谁都想先把银子捏手里嘛。”
赵家票据一共一万五千三百多两,要是不开铜矿,对于白家来说,也能一口气兑换掉。
但现在只能勉强撑着兑换小半。烟山艇
白微澜道,“第二批兑换持有赵家当铺票据最多的人。”
底下百姓纷纷报数。
都是一百两往上走,最后出了好几个小几千的。
“我三千两!”
“我四千三百七十两!”
四千两一出声,鸦雀无声。
那人还没欢喜出声,就见来镜明开口道,“我六千两。”
“啊??”
顿时一片哗然,百姓眼里全是疑惑。
这时候突然有人好像记起来有这么回事,“好像是的,酒楼开业拍卖那天,是县令大人认购的最多,我当时还以为是县令自掏腰包支持白家事业。”
“好像县令一共用了六百两银子拍下的这六千两啊。”
“这回真是泼天巨富了。”
“哎!可惜啊,我怎么就没抓住!”
来镜明听着底下的议论,他开口道,“本官兑换的这六千两,将分发给符合第一批兑换条件的百姓。”
“啊!”
“六千两啊,就算五百户分,一家也能分十两啊。”
“十两够那些人家吃两年了吧。”
来镜明听着百姓议论开口道,“你们都知道能第一批兑换条件的百姓少,但符合这一条件的百姓却很多。”
“全县有户八千六百七十七,丁口三万一千三百七十五;一共有两千一百三十户符合第一批兑换条件。”
“也就是说,临近年关,起码有两千多户人家,都是揭不开锅处于饥寒交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