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他的打击相当的大,听说自从选举的结果出来后,他拒不承认这个结果,整日把自己关在家里不出门,也不肯交接村里的事务。
而沈秀莲打听出是哪些人家选了李维,天天堵上门去骂人,那些被骂的人见已经换届了,沈秀莲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村长夫人,哪里还会让着她?一时间,村里的风气变得乌烟瘴气的,经常能看见大吵大闹的场面。
新官无法上任的李维直接告到了镇上,镇里来了领导,软硬兼施地劝了姜锦源一通,姜锦源不得不交出村子里的账簿跟公章。
三十五岁的李维正式成为了上社村的村长。
姜锦源无奈退休,每个月领120块钱的退休金。
这点钱对于一辈子都习惯了家里有灰色收入的他来说简直是无法接受的,家里的收入一下就断层了,那些日常所受到的优待、尊重全都不复存在了。
过了几个月,姜爱华听说张小燕出去打工了。
她眼神古怪:“她出去打工了?”
李翠红道:“对呀,他们家现在经常吵架,源伯说他们夫妻还年轻,还能帮着带小孩,一大家子人守在农村不去赚钱,坐吃山也空,更何况姜兴民一个月两三百块钱的工资根本就不够花销的,逼着张小燕去打工了。”
姜爱华觉得姜锦源能说出这种话,是因为张小燕这几年在家里真的表现得还算老实,但把她赶出去打工?依张小燕上辈子的禀性,姜兴民还能管得住她?
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春花,陈春花微微一笑:“希望张小燕要藏得密实一点才好,他们两个就应该长长久久地锁死。”
陈春花又说起店里的事:“这两个月店里的鸡蛋供应太多了,价钱比之前低了一块多钱,街边到处是卖鸡蛋的,除了你家的玉米蛋,我们老板已经不进鸡蛋了。”
禽流感的后遗症终于还是爆发了,大家见缺鸡蛋的时候收购都是三四块钱,一窝蜂地开始养鸡,但其实不到一个月市场就已经从别的地方调到货,恢复了供应,疯涨的鸡蛋跟鸡肉迅速恢复到常价,等村民们大量增养的鸡全部开始下蛋,就出现了现在这种情况,鸡蛋堆得到处都是,价钱一跌再跌,还卖不出去。
粮油店跟商超不肯大量屯鸡蛋,农户们的鸡蛋销不出去,只能自己摆在街上卖,摊子越摆越多,鸡蛋就越卖不出去。
姜爱华家养鸡场的鸡蛋从最贵的三块钱收购价,现在已经跌到了一块二,比四年前还低,但好歹郑老板跟她有合约,会优先收购她家的鸡蛋,而且她家的鸡蛋品质更好一些,有一批熟客回购,但就算是不愁销路,只有一块二的价格也让养鸡场出现了亏损,而且亏损的还不少。
这是她家的养鸡场四年来第一次出现亏损,幸好有店跟铺租的收入可以覆盖,否则她立刻就要减少养殖的规模及时止损。
姜爱华叹了一口气:“我也听我堂婶说了,当时他们要养500只鸡的时候我就劝过,大家一窝蜂地养只怕要亏本,但他们没听,现在便宜都没人要,急得不得了。”
谢小英求到姜爱华这里来,说自己家的鸡也是喂玉米红薯长大的,想让她跟郑老
板说一说,把她家的鸡蛋也收了,姜爱华跟郑老板提了,郑老板亲自去了一趟上社村,从她家的鸡窝里当场捡了六只鸡蛋打开,发现成色终究没有姜爱华家的纯,最终还是拒绝了。
回味鸡蛋做的就是品质,如果品质不稳定,就是在砸招牌,郑老板不会轻易冒这个风险,把自己积累下来的客源断掉。
谢小英满心失望,头发都愁白了,这500只鸡可是倾注了她跟姜福添半年的心血,光是成本就花了几千块钱,如今刚上市就遇挫,没人要,这可怎么办?
她每天都背了鸡蛋去梨花镇上卖,价钱便宜不说,守一天也卖不出去几斤,因为同行实在是太多了。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鸡蛋全烂掉吗?
500只鸡每天能下三四十斤的蛋,家里专门空了一个房间来放蛋,都快放满了。
而且500只鸡每天消耗的粮食是惊人的,多喂一天就多亏一天,如果实在是没办法,那只能把母鸡全部卖掉。
但眼下已经开始有不少坚持不下去的农户卖鸡了,鸡肉也很便宜,如果卖鸡,他们这半年来可以说是血本无归。
万般无奈之下,李翠红又求到了姜爱华这里,想问问她有没有办法帮忙销一销。
姜爱华想了想,找到姜成才:“店里每天能消耗多少鸡蛋?”
姜成才也知道姜福添家鸡蛋滞销的事,但客人来他家吃火鸡面,只会偶尔加一只煎蛋,店里一天消耗的鸡蛋量也就十几斤的样子,杯水车薪,帮不上忙啊。
但鸡蛋生出来如果一个月之内不吃掉,很快就会坏掉了。
姜爱华的店一个月只能帮李翠红消化两百多三百斤鸡蛋左右,这已经是顶天了,剩下的鸡蛋他们还得另外想办法销掉。
李翠红咬咬牙,准备把一半的鸡卖掉,姜爱华想了想:“婶婶,不如做成腌鸡蛋怎么样?做成腌鸡蛋的话能放的时间长,我问一问郑老板,能不能请他代卖腌鸡蛋。”他普通鸡蛋都不收了,想来是不会再进鸡蛋了,但可以跟他商量把腌鸡蛋放他店里代售,给他抽成,他或许会愿意。
郑老板考虑了一下,同意了。
李翠红松了一口气,总算有了一条销鸡蛋的路了。
其实养殖这一行没有谁说一定会赚钱的,碰上了好形势能赚,碰上坏形势,就要看谁能守住了。
她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她早早就做出了差异化,虽然价钱低一点,起码还能卖得出去她也相信鸡蛋的价钱不会一直这么低的,等那些守不住的农户卖掉鸡,市面上不再出现大量的鸡蛋,相信鸡蛋又会恢复正常的价格了。
但要守多久,谁也说不好。
李翠红把家里的鸡蛋全腌了,放在郑老板的粮油行上寄卖,幸运的是,每天能卖出去十几斤,再加上在寻味卖掉的,能稍微给她家的养鸡场回血,让她保持盈亏平衡。
97年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似乎发生了许多大事,香港回归了,兴德广场开业了,姜爱华结婚了,上社村换村长了,禽流感来了又去了,姜爱华的养鸡场从盈到亏,门店的生意却好了几倍……
姜爱华觉得自从嫁人后日子似乎过得特别快,上社村熟悉的一草一木正在慢慢地远离,而罗家珍留下的阴影似乎也消失在生活里,但她也很快就有了新的烦恼。
1998年,姜丽华正式升高三,月华上一年级,而姜爱华也结婚一年多了。
看见内裤上的浅褐色,熟悉的腹部闷痛与腰部酸胀感传来,姜爱华失望地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卫生巾垫上。
她无力地躺在床上,目光空虚地望着屋顶。
为什么就是怀不上呢?
她跟骆川结婚后从未刻意避孕,两人又是二十几岁的好年华,都已经一年多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消息呢?
她今年二十三周岁,虚岁24,正是一个女孩子最好的生育年龄,骆川也才28,精力旺盛,房事和谐,但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呢?
她的月事跟正常人不太一样,别人一般是月经或者季经,但她是一个半月的周期,她原本以为不正常,去医院咨询过医生,医生问过她这是有规律的经期也说没问题,一切正常,但她就是怀不上。
每隔一个半月熟悉的腰酸跟腹部闷痛袭来,她总是要闷闷不乐好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