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翻来覆去跟高红霞讲,可高红霞当时听进去了,第二天就又故态复萌,吵得他心烦意乱。
沈成山扭头就又出门去了。
高红霞气得很。
说得真是轻巧啊!
可是现在怎么办?
高红霞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去找秦天南,解铃还须系铃人,那死丫头能把那篇文章发出来,省里还立刻行动起来,就说明她背后肯定有人。
更不用说那死丫头还真的把秦安堂给重新开起来了,虽然是用作大学的教学实践,但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她去求求那死丫头,给她下跪也行,只要能把文慧救出来。
第66章高红霞来找秦天南的时候,秦天南没在秦安堂。……
高红霞来找秦天南的时候,秦天南没在秦安堂。
她在参与一场关于中药质量管理的问询小会。
原因是她给了祝震川一份草拟的中药材质量管理办法,祝震川交上去了。
她提出要成立更专业的药材检验机构,并且形成国家标准。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所有进入医院、药厂,特别是出口到国外的药材,都必须要经过检验,出具合格证明。
她把在后世的一些管理经验也写了上去,使得这份建议在现在看来,非常严谨且有国际范。
因为之前中药材假药事件在全国范围内都引起巨大反响,现在很多人看病买药的时候,都会特意问一句这药材不会是假的吧?
还有的患者拿到药之后,还要去找医生让医生辨认一下,里面是不是有假药。
这无端增加了很多麻烦和冲突。
而病人有什么错,他们就只是想要买到真药而已。
如果能有严谨的检验机构对药材进行检验,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制假售假,那么群众自然就会放心。
那针对出口的药材,为什么也一定要检验呢?
“出口的药材质量肯定没问题,都是精挑细选的,如果出现问题,国外人家就不采购了,所以产地那边只要是出口的药材,品质管理都非常严格。这还有必要再做检验吗?”
是啊,最好的药材都出口去换外汇了,药材质量可是一点都不能马虎,毕竟洋人可不跟你讲人情关系,出现一点问题,直接索赔,甚至还会断掉合作,这样的后果谁也承担不起,自然就会特别上心。
那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做药材检验了?
秦天南看着问话的人说:“我们现在的确是缺外汇,都在积极想办法出口创汇,在出口药材的质量上确实不敢马虎,但是,我们的药材出口价格怎么样呢?”
低廉。
相当低廉。
但那能怎么办?
我们出口创汇的商品,又不只是药材的价格低廉,很多商品的价格都特别低廉。
因为我们没有高端制造业,没有高新科技,我们只能用低廉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珍稀矿产资源等等,去出口创汇。
“我们没有定价权。”
这就是根本所在。
你卖得贵了人家就不买,可以去世界其他国家买。人家不缺供货商,我们缺外汇。
“目前进口中药材的国家,以及日后可能会长期大量进口中药材的国家,可能一直都会是R国和H国。这跟中医文化有关。”
“短时间内,R国应该会是最大的中药材进口国。而我们国家则是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国。”
一直到几十年后也是如此,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中药材出口国,出口量非常大。
到了那个时候,国内中药材种植早就已经有国外财团进驻干预。
那些国外财团拿走了国内质量最好的药材,顺便轻而易举操控国内药材价格。
人家说涨价,国内药材就涨价,以至于几十年后中医药变成了,“以前没钱,吃中药,现在没钱吃中药。”
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定价权。
那定价权要怎么获得呢?
“R国想要进口中药材可以,但所有出口的中药材,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拿到检验合格证才可以出口。”
“若是R国以质量不合格为由拒不支付货款,或者是罚款等等,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拿出检验合格报告。”
“可是R国会轻易认同我们的检验标准吗?”领导说道。
当然不会。
人家就是明着欺负你。
这种事情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
秦天南说:“不认同这个标准?那他们就买不到药材了。”
领导一愣,紧接着就沉默。
“我们的标准才是标准,要想买就得认我们的标准,不认,那就去其他国家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