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四】骨刺20
每年春节前都是案件高发期,尤其是盗抢之类的侵财案。虽然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有钱和没钱,回家所受亲朋的眼光绝对不一样。越是落魄的人,看着别人喜气洋洋的模样越是嫉妒,激情犯罪的可能性越大。为控制发案率,整体巡查防控任务层层加码,从上到下,连坐办公室的都得上街巡逻。
陶裕华是没空巡逻,每天马不停蹄地处理新发案件,之前的案子检察院还一个劲儿地退侦,烦的他都想给那破院儿炸了。日常就是刚回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又得出门。
今天是还没坐下,电话又来了。入室盗窃,一天连发五起,都是同一栋楼,派出所所长急得上蹿下跳。陶裕华快四十八小时没合眼了,可这种案子必定是团伙作案,耽误不得,车上睡去吧。
迷迷瞪瞪的,他突然被后座上诧异的喊声一激灵乍醒:“我去!那是唐局吧?他都出来啦?”
陶裕华睁眼一扫:人潮汹涌的客运站东广场,气势威武的特警一字排开,持枪警戒;离着他们四五米远,唐局一身便装,笑容可掬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旅客,乍一看跟闲溜达的老头儿无二,细看,寒风吹过掀起衣角,隐隐露出腰间的配枪。
“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凡重大节日他必来巡逻。”陈滔说着往反方向一指,“高政委肯定在街口塑像那边呢,那边拍照的多,也是人挤人。”
“这么爱岗敬业啊,佩服佩服。”
接茬的是一嗓子吼醒陶裕华的毛施杰,补缺孙建刚的位置,刚进队一礼拜。警校科班出身,可能是在学校里天天列操喊口号喊的,嗓门比别人高八度。刚接手时,陶裕华就看出这肯定是谁家大公子,不过领导没说他也没问,反正到他手底下全一样,练就完事。
孙建刚人是挺过来了,但失血过多元气大伤,医生说至少照着半年恢复。就算养好了伤也不能再归队了,去医院探病时陶裕华才知道,有一枚钢珠打中了孙建刚的右脸,破相了,需要植皮,而且植完脸上也得塌一块——缺少骨骼支撑——医生说只能尽量修复。好在女友不离不弃,找到局领导,给联系了民政局工作人员来病房为他们办理了领证手续,顺道举行了婚礼。
好姑娘,陶裕华深表敬佩,夫妻就该如此,能同甘,更得能共苦。
陈滔讳莫一笑:“这几年冲人堆里无差别砍杀的案子多,用高政委的话来说,要砍,先砍他们。”
“切,添乱,真有冲出来砍人的,特警还得先薅他们。”陶裕华日常吐槽,“他俩一出来执勤,老徐就坐立难安,你们瞅瞅,离着唐局最近那特警,什么眼神。”
毛施杰凝神观察,忍不住笑出了声——离唐局最近那个特警,面朝东,眼恨不得朝西,紧密关注领导身旁的情况。这大概就是曾经听说过的“领导,下回摁人您别冲了,不然我们还得单分个人看着您”。不过看唐局那架势,真有犯罪分子出现,八成比特警窜的——诶我艹!他窜了他窜了!
“石头!停车!”
陶裕华嗷一嗓子,没等车停稳,人已经推门窜下车,惊险穿越双向六车道的马路,奔着唐局扑小偷那位置就去了。被七八双手从地上薅起来、一群警察气势汹汹盯着的时候,小偷人都傻了——我我我我我是犯了天条么?这这这这,咋这么大的阵仗?!
该说不说,他今儿出门就没看黄历。
人赃并获,唐局端起“宝刀未老”脸,得意洋洋地冲跑过来看情况的高政委炫耀:“瞧见没有,三十年前咱什么眼力,现在还一样。”
高政委都没好意思当众吐槽——你那白内障手术再不做你得瞎。
不一会,在南广场巡逻的特警队长老徐也赶了过来,陶裕华看他那一脸刚吃完速效救心药效还没发挥的样子,着实憋不住笑。盯着押完人,老徐撵着领导后脚跟碎碎念:“唐局,再碰上这种事,你让小伙子们上,大年关底下的,小偷身上保不齐都揣着刀呢,万一给你捅了,这年我们还怎么过?”
“捅别人我也没法过年啊。”唐局理直气壮,又一脸嫌弃的:“少跟我废话,我当年抓——”
高政委一把给他拽了过去:“行了老唐,好汉不提当年勇,走走走,回去歇会,歇会。”
瞧见戳旁边看热闹的陶裕华,又问:“你也是来执勤的?”
“我路过,您忙,回见。”
陶裕华赶紧脚底抹油,开溜。肖拓跟在后面,盯他后背那眼神和特警盯唐局的差不多。不省心的家伙,车还没停稳就蹦下去了,马路上那么多车说横穿就横穿,吓得他心脏都快蹦出来了,下回可得看紧喽。
不,没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