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四】骨刺04
铃铃铃——
剑拔弩张之际,书房办公桌上的座机铃音乍响。敏昂眉心微皱,转头看向办公桌,迟疑着是否接起。铃声响到自然挂断,但很快又重新响了起来。看来不得不接了,这一定是重要的人打来的,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敏昂抬抬手,示意门口的雇佣兵不要轻举妄动,尔后起身走到桌边接电话。他听了一会,视线转向李丛军和陶裕华,边看,边用缅语同那边对话。他说话太快,陶裕华的知识储备有点跟不上,勉勉强强就听懂了“是”与“不是”。
然后他注意到李丛军的眼睛死死盯着茶几上的枪,忙暗搓搓用鞋跟磕了对方的鞋一下。李丛军猛地回过神,与陶裕华四目相对,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稳住”的提示。
挂上电话,敏昂回过身,直勾勾地盯着他俩看着,那眼神令人毛骨悚然。稍事琢磨,又挥挥手,示意雇佣兵退下。他走到门边,将大门合拢,尔后坐回到接电话之前的位置。见李丛军还站着、陶裕华的拳头攥得死紧,他淡然一笑:“看你俩紧张的,放心,我不会让书房的地毯沾血。”
“……”
俩人都没说话,这哥们的心思阴晴不定,保不齐下一秒会不会又闹什么幺蛾子。
“坐下说话,李警官。”敏昂抬手示意,“刚才我接的电话是从仰光打来的,看来你们的上级很关心你们的安危啊。”
紧绷到极限的神经霎时放松,李丛军周身涌上阵虚脱之感,几乎跌坐回沙发。先前得知陶裕华要直闯虎穴的计划后,他如实地汇报给了专案组领导,那边要求他们随机应变,并承诺会尽量确保他们的安全。重点在于时间上赶不赶得及,但凡领导慢半拍找到关系保他们,这会怕不是地毯已经脏了。
没有坚实的后盾,孤胆英雄也只能是个传说。
有人作保,敏昂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收起枪,还亲手给他们添茶水:“其实到这边混饭吃的人,很多身上都背着大事儿,如果我跟你们合作把人抓了,就像我刚才说的,不会有人再信任我,尊重我了。”
陶裕华和李丛军互相看看,都没言声。能在这种地方执掌半壁江山,敏昂绝非善类,即便是有人作保,但山高皇帝远的,一句话说不对很有可能还是人头落地的下场。没有脚步声传来,说明那俩雇佣兵还在外面守着。
见他们不表态,敏昂随意一笑:“潘俊生这个人呢,哦,就是你们要找的范青山,从生意角度来讲,他是把好手,好歹也跟了我那么些年,阿叔前阿叔后的,就是在做人这方面嘛……”
他顿了顿,惋惜道:“不够忠诚。”
这一次陶裕华抓住机会,直言不讳道:“清除叛徒,不会给你的名誉造成损害吧?”
“借你们中国警方的手解决我的私人恩怨?这相当于是让我和沙赫明着宣战。”敏昂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意味深长的:“现在的年轻人啊,完全不懂得尊重老人家了,我们当年腥风血雨的时候,还没他们这些小屁崽子呢。”
言罢他看似随意的拽了把素麻衣袖,露出小臂上重叠的疤痕。能想象,敏昂年轻时正是毒枭混战之际,听单位的老缉毒警说,那个时候过口岸去对面打探消息,晚上睡觉都得攥着枪。这也是陶裕华他们必须四个人睡一个屋的原因,经费问题归经费问题,重要的是人多,有事好互相有个照应。
李丛军表示:“抓范青山不需要你出面,只需要帮我们提供一些信息,诸如他的准确行踪之类,事儿,我们自己会干。”
敏昂眼神一凛:“你们想在我的地盘上绑人?”
“范青山应该不会轻易踏进你的地盘吧?”陶裕华反问,又补充道:“他背叛过你,必然怕你。”
有人畏惧自己,敏昂喜欢听,遂缓下语气:“只要不在我的地盘上动手,你们随意,另外我必须提醒你们一句,沙赫可不像我,在仰光有人脉有关系,他谁的话也不听,就像一头没被铁链子拴住的恶犬,逮谁咬谁,范青山是他姐夫,关系虽然好不到哪去,但毕竟是家里人,你们的行动稍有差池……”
他“啪”地拍了下手:“鸡飞蛋打。”
对面又没声了,但从陶裕华和李丛军的眼神来看,他们无比坚定。此情此景让敏昂不禁想起多年前接触过的一位缉毒警,也是如此坚定,如此义无反顾。他不是很能理解他们的信仰,但他钦佩他们的忠诚。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拉开抽屉,取出个巴掌大的木盒。将木盒放到二人面前,说:“这是我年轻时替一位朋友收藏的遗物,你们带回去吧,告诉他的家人,仰耶警官就安葬在克木山上,如果他们想带回他的遗骨,找我,我替他们办。”
打开木盒,里面是块表壳碎裂的梅花表,表盘上还沾有年代久远的暗沉血迹。一瞬间陶裕华感觉自己半边身子乍起寒栗,不是恐惧,而是为这份埋藏许久的功勋。过去通讯不发达,有的人出去执行任务,经常一年半载杳无音信。有的,活着回来了,可有的,却永远没了消息。他不知道这位梅花表的主人所属哪支队伍,但只要能活着回去,一定会找到他的家人,告诉他们,英魂虽眠,精神不灭。
“范青山每个月十八号都会去塔木里拜佛,”敏昂说着,视线转向挂在墙上的月历,“你们还有五天的时间准备。”
—
踩点,布局,规划出行路线,仅仅五天的时间过分紧张,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李丛军向上面汇报行动规划时,得到的建议是不行可以等一等,下个月再动手。可他们不想等,这地方什么都慢,就是小道消息传得快。即便敏昂那边的人三缄其口,可隔墙有耳,难说范青山会不会在收到有人扫听自己的消息后望风而逃。
为此,丁晓梅特意给陶裕华打了电话,再三叮嘱:“有突发状况就赶紧撤,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啊,知道。”
陶裕华含糊以对。分居多日,这是丁晓梅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自己,他却无惊喜之感。人家是以专案组领导的身份下命令,不是夫妻间的嘘寒问暖,这一点,他再清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