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囚犯同时看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
林承的一生都伴随着不幸——这种命运在他出生的一刻似乎就已注定。然而直到林承真正面对自己不幸的那一刻前,他都从未察觉到这一事实。
那一天,与林承的生命同时降临的,除了他本人的啼哭外,便是两场不幸的到来。其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其二,是他母亲生命的逝去。当林承的母亲分娩下这个孩子时,眼中所看到人间的最后一幕便是医院外泛着粼粼水光的街道。至于她在最后一刻有没有听见孩子的哭声,已没有人知道——亦或许那时她还能听到,却已分不清哭声源自何处。
林承已不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孩子。他的姐姐林双在这一天正满十三岁。这是一个刚刚懂得悲伤、却还没有学会坚强的年龄。此后林承成长到这个年龄时,无数次想象那时姐姐在母亲床边的神情。但那副景象于他而言永远只是一层迷离的薄雾,因为在他的记忆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属于林双的眼泪。因此他无法想象林双会在母亲的床边哭得梨花带雨,却更无法想象她面对母亲的死亡时能够无动于衷。
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林双在那一天哭过,那也是最后一次。她比初生的弟弟更早领会了属于自己的命运,并在自己年满十三岁的那一天,默然地接纳了一份本不属于她的责任。
每一个家庭都需要一个女性去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林承的家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人生中原本最重要的那个女性离开后,林双便已在他的生活中完美无缺地替代了那个位置。也正因如此,当林承在与同龄的孩子相处,目睹他们与各自的母亲在一起时,心中从未出现过丝毫的疑惑与缺憾。在他看来,自己并不缺少什么。他的身边,永远都有一位比他稍大一些的女性配伴着他,她的脸上也总是带着和其他孩子母亲一样的、充满爱的笑容。
至于林双,她从未对此有过丝毫抱怨。虽然有时她会回想起母亲被宣告死亡的医生的声音以及那天弥漫街头的洪水,想起正是这个本不该来到世间的孩子夺走了属于自己的爱。但当林承牵过她的手时、用那纯净而无瑕的眼神望向她时,她心中的恨意便顷刻融化了。她逐渐意识到这个孩子与自己失去了同样的东西。尤其在林承学会自己人生中第一个词语「姐姐」时,她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将母亲的死与弟弟联系在一起。
每个夜晚,林双便将这个娇小的孩子留在身边。有时他会陷入失眠,有时又无端哭泣起来。林双总是将他抱在怀里,为他唱这安眠曲。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黑暗终将远去,让星光驱散阴影。
长夜漫漫,我会陪伴着你,直到黎明。
安心睡去,我们会在梦中相遇。
安享寂静,让我聆听你的心跳。
长夜孤独,我会陪着你,直到黎明。
夜空在召唤你,我会带你一起,挣脱重力的牵引,乘风归去。
长夜清寒,我会陪着你,直到黎明。」
这曲子是林双的母亲在她小时候所唱的,而母亲却再也没有机会为她的第二个孩子唱这歌了。
至于他们的父亲,也总是那么忙碌。或许是因为作为医生的他难以承受妻子死于意外的事实,或许是他愧于面对自己的孩子,又或者他只是单纯的忙碌——他总是很少回家。而在林承眼中,林双似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唯一的亲人。
那一年,他三岁,她十六岁。在这一年中,他们二次共同见证了一场死亡。
某一天,当林双牵着林承在外散步时,在一栋大厦的楼下见到许多围拢在一起的人,叽叽喳喳、指指点点,也不知生了什么。不知为何,林双的本能告诉她不要靠近,她心中升起的莫名恐惧让他拉紧弟弟的手,想要快离开现场。可林承却挣脱开来,向着人群挤去。林双赶忙追上去,林承的娇小身体却已经钻进了最里面。
林双拼命往人群中挤,终于看见被围在人群中央的场景:一样盖着染血白布的东西被放在人群面前,四周架起警戒线,三个警察在周围走来走去,又不时向几个人提问。
她终于在密密麻麻的人堆里找到了林承,赶紧抓住他。此时她听见四周几个人交谈的声音。
「她怎么就自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