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随梦文学>嫐(沟头堡的风花雪月) > 4故事和酒(第2页)

4故事和酒(第2页)

想了想,连自己都笑起来了:「看孩子也挺好,给自己找点活儿就有事儿干了,心里就不空了。」

「爷,书里讲的是搞对象的事儿吗,就那感情戏。」

杨书香从大大手里把书要了过来。

之前元旦时曾看过数眼,如今再看时仍旧是「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七房女人不就是七个媳妇儿吗,就问:「哪地界儿允许娶那麽多媳妇儿?」

「三儿,以前哪地界儿都能娶好几房老婆,书里讲的应该是解放前的事儿吧,应该是生在土豪乡绅门子里的故事。」

杨书文比杨书香大六七岁,小时候在老家沟头堡就听闻过关於地主家娶小老婆的事儿,所以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拿出来解释。

杨书香「哦」了一声。

杨廷松笑道:「胖小儿(杨书文小名)说的差不多。讨个小老婆啥的咱们这地界儿以前也有,永安他爸就娶过三房媳妇儿……中学课本《鸿门宴》不是讲了「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吗,里面提到的关中和这本书里的关中是同一地区,渭河平原嘛描写的就是那边的风土人情。」

杨书香又「哦」了一声,不成想这漫无目的翻找的过程竟从里面现个书签。

充当书签的东西是由一张四寸宽六寸来长的绿牛皮纸做成的,摸了摸挺板实的,杨书香若有所思,不知为何心神一紧,脖颈子就硬了,他搓了搓自己的脖颈子,就想到了娘娘的那张比基尼照片…对那些社会类的读物杨刚的兴趣不大,但这并不代表他不去触碰,相反他对贾平凹和王小波所写的作品更感兴趣,觉得他们的作品符合时代潮流,而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力推动下,街头巷尾印刷成册的「报告文学」

比八十年代更有水准,纸张页面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粗制滥造了,而错别字在校对上也有了明显改善,这点他深有体会,自家一楼下面储物室里堆积如山的「报告文学」便是个很好的证明。

往沙上一靠,杨刚正好看到茶几下面的护腰,拾在手里:「这元气袋就是关中那边生产的,爸你怎麽没戴腰上?」

杨廷松点了点头:「嗯,这不大起早溜达一圈热了吗,就把这护腰摘了。」

李萍站起身子,打着哈欠说道:「我得歇晌儿介了……」,「你爸买菜回来就提溜着护腰,我还说他来着。」

杨刚摇了摇头,冲着杨书香,笑道:「瞅见了吗,知道你来你爷五点半就跑出去买菜,」

伸手搂住了杨书香的脖子:「老也不来大家,大和你娘娘都快想死你了。」

杨书香跟杨刚向来就没大没小,他把书放到一边,搂住了杨刚的肩膀:「大,我这不来了吗,要不是课紧还至於这样儿。」

从杨刚手里把元气袋接过来,看了看,电视上广告倒是经常播放这个,效果满天飞。

杨刚捏着杨书香的胳膊:「有劲了这手,咬腕子大得跟你动真格的了……初中有啥紧的,又不是念初三。」

杨书香嘻嘻哈哈地笑,捋开秋衣:「你不敢让我虎抱头了吧?」

杨刚伸手胡撸他脑袋:「就属咱家三儿长得俊,瞅瞅,都给我虐待瘦了,告大晚上想吃啥,大和你娘娘谁也不带,给你解馋介。」

厨房里,柴灵秀和陈云丽慢悠悠收拾着碗筷,碓了陈云丽胳膊一下,隔空喊话:「瞅瞅,我这当娘的倒虐待亲儿子了。」

悦耳的声音刚落,又说:「给颜颜买的那身红衣红袄看把你家红红美的。」

陈云丽也碓了她胳膊一下:「还不是你这二奶奶会挑,比我眼光都好。」

「大,这玩意真那麽牛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